特色馆藏

第九章农业

 

 

 

 

第九章 农业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

解放前,木耳乡农村土地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占总人口7%的封建地主拥有田地总面积的57%,占总人口3%的富农拥有田地总面积的5%,中农、贫农只有少量土地。地主、富农将土地出租给贫农、佃中农,坐收高租高押;或用极低的报酬雇佣农民为其耕种,广大农民终年辛苦,不得温饱。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冬到1951年,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斗争,打击封建势力。1951年夏、秋,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经过宣传动员,划分阶级,评定成分,查田定产;没收地主、宗祠、寺庙的土地,以及地主维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房屋和生产、生活资料;征收工商业者和富农的多余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和缺乏生产、生活资料的农民,并由政府发给土地房屋所有证,农民成了土地真正的主人。

 农业合作化

(一)互助组

1952年春,按照中央“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木耳乡政府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成立互助组织,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助组。开始时,多为换工的形式,组织松散,且不稳定,时组时垮。由于农会干部带头加入互助组,各级注意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各村的互助组逐步巩固下来。木耳镇各村的互助合作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巩固的常年性互助组,个别组还是农业与副业相结合,这种类型的互助组起初不多,是在季节性组合互助基础上逐渐巩固起来的,他们大都建有一套换工、评工、记分、等价交换或付酬、组员开会学习以及照顾劳弱户等制度。第二种为季节性互助组,在农忙之际,如栽秧、打谷之时,由农户临时组合。其组员中缺乏劳动力无人还工的,则以现金或大米按市价折付,这类互助组较多。第三种是换工队式的组,其主要形式是多家劳强户帮助一家劳弱户做农活,由劳弱户以适当工资付酬。互助组从换工互助到统一调动劳动力,合理取酬,再到耕牛和大型农具统一调用,合理付给租金或折旧费。克服了单家独户缺乏劳动力、农具、资金等困难,既是生产组织又是学习组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户之间的感情也更加融洽和谐了,故发展迅速并逐步巩固、完善、提高。农忙时还组织了一个抱娃娃组,解放了妇女劳动力投入生产,组员普遍感到满意。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8月起,工作队仅存广泛宣传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开展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互助组逐步过渡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年末,全乡已建立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末,部分小社合并为高级社。公社为加强管理,经社员集体讨论,修订社章和财务、物资、农具保管、使用,社员奖励与处分、请假、学习、会议等一系列制度。

1956年上半年,全镇75%以上的农民到参加了初级社。初级社实行土地折股入社,统一经营,付给土地报酬;耕牛、农具、种子、肥料批价入社,付给报酬或抵作股金转为农业合作社集体所有。生产由民主选举的社委会统一领导,户数多的社下设作业组。对社员的劳动实行评工记分多劳多得。年终按“土四劳六”(土地四成劳动六成)或“土劳各半”分配粮食和现金。

1956年末,全面开展初级社转高级社的工作,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5%。高级社设管委会由社员选举产生,下设生产队和专业队。社员除留少量自留地外,土地转为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统一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和交售农副产品。取消土地报酬,劳动评工记分,投肥以质论价,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政策。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属、军属、干属及“五保户”的生产、生活适当照顾。同年底至翌年2月,针对各社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整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整社工作,对社队干部加强了思想教育,清查处理了山林竹木使用问题及农具入社遗留问题,推行了包公包产制度。

1957年,全乡各高级农业合作社均实行了由生产队包公包产包成本的“三包一奖惩”制度。从社到队自上而下地制定出“三包”指标,由社员讨论后交社管委会审批定案。各社队修订劳动定额,建立起投用肥登记账册,努力扩大复种指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牧副各业增产。一个生产年度实行下来后,按实核算,超产有奖,减产赔产,一律折合成现金计算。如遇自然灾害,则先扣除受灾面积后再计奖赔。

 人民公社

1958年9月,江北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木耳建立木耳人民公社,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统一经营,以管理区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既是乡级政权机关又是生产单位。公社建立初期,实行公社、管理区两级核算制。生产组织采取三级管理制,即公社管委会、管理区、小队。小队下设置专业组或生产小组。各管理区必须保证完成公社分配的作物播种面积计划,公社对管理区的劳动力、牲畜、大型农具有10%左右的调配权。塘库用水由管理区统一安排,在财政包干范围内100元以下的开支由管理区领导人审批。公社对管理区实行“三包六定一奖惩”办法,即包作物面积、包产量质量、包财政收支;定耕作地区、定劳动力、定耕作措施、定耕牛、定农具、定纯收入;建立奖惩制度。同时要求办好公共食堂、文化教育、生活福利事业等,小队(生产队)安排各自的作物面积及家禽家畜养殖计划,管好公共食堂和菜园地、饲料地,具体组织生产。

公社化之初,原高级社的资金和社员房屋、农具等一概“一平二调”,生活“集体化”,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并一度推行每个劳动力每月2.5-3元的“工资制”和全体成员“伙食供给制”。三高(高指标、高估产、高征收)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风、瞎指挥风)盛行,极大地损伤了社员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粮食、油料、生猪、多种经营大幅度下降。1960年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开始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等左倾错误。以管理区为单位,进行初步的清理和退赔。1961年撤销公共食堂,同时撤销管理区,改称大队下设生产队,全公社有13个大队,90个生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扩大了生产队的自主权。同时,允许社员划少量的自留地、饲料地和零星竹木,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恢复评工记分、收益分配等制度。1963年实行基本口粮、工分粮、肥料粮相结合的粮食分配政策,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左倾思潮泛滥,批“工分挂帅”,搞“大呼隆”,大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将社员家庭副业、自留地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进行大批判和“割除”。社员们生产积极性又一次受到压抑,生产几乎无人看管,造成生产停滞不前,农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1968-1976年,部分大队以上干部由县里组织分批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返乡后推行“大寨式工分”,平均主义再次盛行。社会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社员们群情振奋。

1983年3月,木耳公社改为木耳乡人民政府,结束了政社合一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木耳乡干部群众思想逐步解放。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他们开始研究集体生产责任制,实行定额管理和调动社员劳动生产积极性问题。少数生产队开始将单项农活包工到户、到人,有的按件记工。有的大队把旱地包产到户、水田包产到队、到组,即“水统旱包”,使粮食产量取得了好收成。其后,这种作法逐步蔓延,由隐蔽到半公开。           

1980年,由于多年“左”的禁锢和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及习惯势力的影响,一些社队干部对“包产到户”存在认识上的差异,甚至认为是“倒退”“单干”。一些干部采取了强行纠正的作法。但广大社员和基层干部认为包产到户促进了生产,并没有错。当上级干部实行硬纠时,有的基层干部和社员就进行消极抵制,有的以明统暗包来应付。

1981年3月,县委指示“按当地群众的意见推行责任制”,7月,进一步指出:“在不同社队,应允许有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方法同时存在”。全公社各大队、生产队分别因地制宜地推行了“水旱统包”、包产到组、到户、到劳、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是年底,全部实行了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责任制。尤其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利益直接,方法简单,即如农民所说“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深受社员欢迎。包干后,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1983年,结束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续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全乡农户全部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后,木耳镇政府成立了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承包合同实行管理。

1995年8月,为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搞活土地流转,对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使用权实行颁证。凡按规定调整集体土地承包者,其承包期一律延长30年不变;在承包期间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如果非调整不可的情况下则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绝不允许打散承包地重来;小调整承包地要有利于稳定,方便耕作;调整承包地和颁证要做到民主、公开、公正、合理。颁证人口的界定时限为1995年8月31日,其人口范围为:从事农业和乡镇企业生产的本地户口人员,农村义务兵,户籍在农村的“五大生”及大中专自费生,超计划生育人口已满处罚年限并已交清罚款者,未分家或未离婚的“两劳”人员,农村轮换工,农村抱养、拣养子女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且手续完备者。以上人员均可颁发集体土地承包使用权证。凡空挂农村户口、违背计划生育的人口、集体供养的“五保”老人、已办“农转非”手续的入城人口、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的人员不予颁证。颁证后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在坚持承包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耕地用途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允许承包方在承包期限内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并保护其合法收益。同时,债务人不准以土地抵押债务。颁证后,凡撂荒承包地两年以上者;拒不交纳农业税、订购粮和提留统筹款者;长期无人赡养或抚养的孤寡及死绝户;全家人口办了“农转非”者其承包地及其使用权证由发包方收回。整个颁证工作至同年11月办理完毕。

第二节    农业发展与农业区划

 农业发展

解放前,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和长期战乱的影响下,农业生产裹足不前,甚至遭到严重破坏。

解放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1950-1957)。这个时期经过土改,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情绪高涨,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正确,政府积极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农业恢复和发展较快。

第二阶段:盲目冒进和三年灾害时期(1958-1961)。这个时期由于受“左”的错误路线影响,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掀起“大跃进”、“公社化”的高潮,大刮“共产风”,大办“公共食堂”,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庭副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兼受自然灾害,减产更为严重。

第三阶段:调整时期(1962-1965)。这个时期贯彻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60条),纠正了某些“左”的错误,批判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公社财权下放,公共食堂解散。农业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

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这个时期经历10年动乱,在“打倒一切”的口号声中,政府和各级农业管理机构基本瘫痪,推行“农业学大寨”运动,农业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

第五阶段:正常发展时期(1977年以后)。这个时期,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左”的错误,把农业发展放在国民经济的优先地位,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副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个时期的农业经济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1、农业经营方式由生产队统一经营,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营;2、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种植业,转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全面发展;3、农业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型向农工商综合经营型转化;4、农民的消费结构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

 农业区划

根据镇域内生产特点的共性、发展方向的一致性、生产措施的相似性,并尽力保持村一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于1981-1984年江北县组织科技人员和干部,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将全镇划分为四个综合农业区。

第三节 粮油生产

木耳镇镜地处丘陵、低山、田少土多,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解放前,因袭传统方法生产,生产技术十分落后,耕作粗放,单位面积产量不高。解放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党委和政府也大力推广先进技术,组织农民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日益增长。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左”的错误和生产上的瞎指挥,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猛跌至解放以来的最低谷底。此后党中央纠正了指挥上的错误,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生产较快恢复增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左的思潮泛滥,社员积极性受到压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打破了左的禁锢,思想大解放,粮食生产节节上升。自1981年以来生产连年丰收,保持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1994年撤乡建镇前,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和油菜等作物,并产大豆、油料、

 水稻

水稻产量居本镇粮食生产第一位。镇域适合种植一季中稻。解放初,一般种植高杆大叶粘、中农四号等品种,亩产大多不足200公斤,或在200公斤左右徘徊。1958年公社化后,曾强行推广双季稻,结果两季不如一季。再生稻收成虽不稳定,在河谷地区农民还重视蓄留。80年代后推广杂交水稻,1991年达到杂交化,产量能提高1倍左右,农民乐于接受。90年代后期又推广优质杂交稻,不只追求产量高,而且追求质量好。同时推行蒸气育秧、地膜育秧、旱育秧、早育抛秧和半旱式或栽培等新技术。由于提前了育秧、移栽和收割季节,躲过了伏旱,产量比较稳定。2000年,木耳以种水稻为主,主要分布是在原新合、新乡、新福、新庙等村在公路沿线左边方为多,右边方向主要是山坡、石头、瘦土多、田少,每年平均种水稻均在10840亩左右,并且每年都以镇政府下文制定大春生产计划,确保每年增收。每年水稻的旱育秧面积达85%以上,其中旱育抛秧占30%,为了确保旱育秧、旱育抛秧的质量,推广了水稻多功能壮秧剂,使用面积占旱育秧面积的100%,推广了农作物平衡施肥节本增效技术,频振式杀虫灯,高效喷雾器等新技术,控制高残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2006年亩产386公斤,总产183890斤,占粮食总产量的32%,农民纯收入2425元,比上年增长83元。

 玉米

玉米产量居全镇粮食作物第二位,只种一季。解放时种植品种为本地黄包谷,产量一般平均在80公斤左右。50年代中,主要生产措施是抓除草施肥,一般除草2-3次,施肥3-4次,特别强调追施包肥,进行培土上厢、打尖授粉。60年代,耕作上早挖深挖板土,适时播种,品种上推广马牙瓣和纽子锭。80年代后推广杂交玉米,1991年达到杂交化。同时逐步推广肥球育苗移栽、人工授粉和玉米软轻盘育苗等新技术,玉米肥球育苗达100%,其中玉米软盘占30%,早栽早收,躲过伏旱,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量能提高1倍左右。2004年在木耳镇玉米主要推广渝单7、8号,川单21号吨玉3号,登海11号,农大108、3138,登粤1号等品种。2006年亩产583.5公斤,总产809100斤,占粮食产量的40%。

 红苕

红苕产量居全镇粮食作物第三位,大面积套种在玉米地里,少量瘦薄地和未插上秧的旱田栽密红苕。一般以2-2.5公斤红苕折合为0.5公斤粮食。红苕耐旱,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产量比较稳定。除食用少部分外,其余大部分红苕及丰盛的藤叶,是重要的猪饲料,受到农民喜爱。解放初多种本地白心红苕,50年代推广南瑞苕,其品种煮熟后质面味甘,色如蛋黄,品质极佳。惜遗传性能不稳定,后皆变种。80年代多种北京一号苕。在2000年红苕主要推广的品种是产量高的海苏303号、297、151等。2006年总产130000斤(已折合成干粮),占粮食总产量的20%。

 小麦

小麦产量居全镇粮食作物第四位。解放时一般亩产60公斤左右,50年代推广南大2419良种,抗病力强,产量较高。80年代前只种植在旱田和薄土里,均把多种小麦作为粮食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强调扩大旱田面积以增种小麦,产量随之逐渐上升。进入80年代后,逐步推行在玉米地里稀植轮作小麦,因而产量由原来的末位越到第四位。90年代后,由于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远不如杂交水稻高,而耗工耗肥比稻谷还多,部分农民认为种小麦不甚合算,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渐有所减少。2006年总产4650斤。

 杂粮

杂粮产量居全镇粮食作物第五位。杂粮包括大豆、胡豆、豌豆或其他杂豆,胡豆、豌豆为小春作物,大豆为大春粮食作物。大豆又主要分为“早豆子”和晚熟“十月黄”两种。大多套种在玉米地里,大面积净种的少见。进入80年代后,玉米地里逐步套种小麦,因而杂粮产量下降,由原来的第四位降为第五位。2006年种大豆1820亩,小杂粮260亩。

渝北区木耳镇1996年农业生产指导性计划表(一)

                                           单位:亩、万公斤、元

村名

主要粮作物面积

粮食总产

农业总产值(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水稻

玉米

红苕

1995年

1996年

1995年

1996年

新合

1290

826

830

132.8

147

471

929

1046

白房

738

539

540

70.7

78.5

275

977

1094

新庙

760

289

290

54.7

62

201

913

1030

四花

874

605

610

75.96

84.3

170

728

845

复坪

995

417

420

82.8

92

267

762

879

大保

620

624

630

67.8

76

165

880

997

新乡

940

438

440

69.6

79

207

768

885

新福

810

477

480

72.1

80

197

908

1025

佛寺

848

645

650

74.8

83

171

1032

1149

磨滩

480

420

420

50.7

56.2

126

710

827

莲花

925

700

930

89.32

96

245

881

998

学堂

868

618

620

73.47

81

255

883

1000

花滩

130

524

570

28.69

31.8

67

787

904

垭口

395

778

780

57.85

63.9

177

759

876

方山

280

604

630

43.55

48.3

102

688

805

桥头

220

819

830

38.9

43.5

118

810

927

新坝

120

340

360

24.1

26.8

55

825

942

白磨

446

718

750

71.2

78.9

151

990

1107

桃子

468

245

260

37.7

41.8

102

887

1004

天花

505

154

160

35.19

39

148

903

1020

合计

12712

10780

11200

1251.63

1389.5

3670

996

1113

渝北区木耳镇1996年农业生产指导性计划表(二)

村名

畜禽出栏

蚕桑生产(张)

水产品(公斤)

水果(万公斤)

大春主要栽培技术(亩)

生猪(万头)

小家禽(万只)

发种

产茧(公斤)

95年

96年

95年

96年

旱育秧栽植

半旱式

化学除草

春黄豆

95年

96年

95年

96年

新合

0.214

0.237

0.198

0.3

545

14200

3710

5000

1.1

1.2

400

600

760

40

白房

0.104

0.133

0.128

0.2

320

8320

2925

5900

0.1

0.2

300

350

400

20

新庙

0.104

0.112

0.066

0.15

242

6290

1025

1400

0.2

200

350

400

四花

0.105

0.122

0.163

0.25

120

3120

900

1200

1.95

2

250

400

500

20

复坪

0.12

0.142

0.12

0.2

242

6290

2261

3050

0.43

0.5

280

450

600

大保

0.11

0.123

0.127

0.21

293

7620

1214

1630

0.06

0.1

190

300

400

新乡

0.09

0.139

0.19

0.25

185

4810

360

870

0.1

0.2

280

450

500

10

新福

0.11

0.119

0.101

0.22

482

12530

800

1090

0.1

250

450

500

20

佛寺

0.11

0.127

0.128

0.22

319

8290

330

850

0.05

0.1

250

450

500

10

磨滩

0.06

0.085

0.01

0.1

283

7350

930

2500

0.15

0.2

130

200

250

莲花

0.16

0.165

0.208

0.3

298

7740

1050

2500

0.08

0.2

230

450

550

30

学堂

0.15

0.166

0.279

0.35

122

3170

1050

2400

0.2

0.3

270

450

500

30

花滩

0.03

0.037

0.024

0.1

157

4080

200

0.7

0.7

30

70

70

18

垭口

0.11

0.11

0.111

0.25

111

2800

377

1500

1.03

1.5

100

240

240

10

方山

0.06

0.063

0.04

0.15

160

4160

200

870

1.2

1.5

60

170

170

10

桥头

0.05

0.062

0.02

0.2

314

8160

300

800

0.9

1

60

130

130

10

新坝

0.02

0.025

0.018

0.1

90

2540

200

570

0.33

0.5

30

70

70

白磨

0.07

0.083

0.068

0.15

47

12200

120

830

1.1

1.5

120

200

200

桃子

0.08

0.083

0.081

0.15

12

310

350

878

3.7

4

120

200

200

天花

0.08

0.092

0.081

0.15

300

898

0.06

0.1

150

200

200

合计

2

2.227

235

4

4350

112480

19692

35020

13.2

10.1

3750

3180

7140

220

 花椒

花椒种植主要集中在垭口村。2002年,重庆市垭口花椒种植场在垭口村发展1200亩花椒种植,可年产花椒1吨以上。2005年3月,重庆市亚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垭口村发展花椒种植489亩,也成为了当地花椒种植规模较大的种植大户。

 油料作物

油菜系主要食用植物油原料。镇内各村历来皆有种植,其主要用途是榨取菜籽油供人们日常食用。民国时期及解放初以本地黄油菜为主要品种,产量低。1953年引进胜利油菜,改进栽培技术,产量不断提高。80年代中期推广甘蓝型中熟油菜:西南302、金油15西-6、绵油26、万油17及早熟种72-2等。适期播种,在“秋分”前后播完,稀播育壮秧。播前以盐水选种,草木灰拌种。亩施粪水50-60挑,加碳铵15公斤、磷肥25公斤作底肥。主要防治病虫害为蚜虫、叶青虫等。80年代和90年代初,收购价格较高,种植面积和产量也较多,1993年种植257亩,产油菜籽2587吨。90年代末,收购价格低,产量大幅度下降。2006年种植2000亩,产油菜籽3吨。

花生、芝麻只有少量零星种植,产量不多。2006年全镇种芝麻58亩。

木耳镇2006年农业生产计划表

村别

草食性畜

肉鸽出栏(只)

小家禽出栏(只)

生猪出栏(只)

蔬菜

水产品(吨)

水果(吨)

蚕桑

粮食

花卉(亩)

劳务总输出(人)

山羊

出栏

(只)

兔出

(只)

面积(亩)

产量(吨)

发种(张)

产茧(吨)

面积(亩)

总产量(吨)

区内

区外

新  合

150

2300

3000

34000

3400

1500

1950

20

44

140

4.5

4800

1730

160

335

870

白  房

420

2800

52000

41000

3600

1500

1950

22

44

140

4.5

5000

1810

130

335

870

五通庙

340

2300

33000

2300

500

650

12

27

80

2.5

4000

1440

30

215

540

新  乡

255

2500

43000

3500

1800

2300

18

44

130

4

5100

1850

90

335

880

举人坝

160

2000

3000

30000

1800

1000

1300

10

24

60

2

4500

1630

20

185

480

学  堂

220

2300

42000

3600

1200

1550

22

46

140

4.5

5000

1820

680

350

920

白云山

500

2800

39000

1200

300

400

8

43

30

1

2800

1100

730

120

310

垭  口

550

3000

30000

1000

300

400

7

15

30

1

2000

730

650

100

290

金  刚

350

3600

84000

100000

3300

500

650

20

41

130

4

5300

1880

80

315

810

石  鞋

340

3200

32000

45000

3200

600

800

18

40

130

4

5000

1810

50

305

800

石  坪

250

2500

18000

33000

2100

500

650

11

28

60

2

4000

1450

10

205

550

良  桥

665

2700

16000

30000

1000

300

400

7

14

30

1

2000

750

120

100

280

合  计

4200

32000

150000

500000

30000

10000

13000

175

410

1100

35

49500

18000

2750

2900

7600

渝北区木耳镇2001年晚秋生产计划表

                                          单位:亩、张

村名

秋洋芋

秋土豆

秋菜

两蚕种

新合

30

50

100

30

白房

20

50

90

20

新庙

20

40

80

20

四花

20

50

90

30

复坪

30

30

90

30

大保

20

50

90

30

新乡

20

50

90

20

新福

20

50

80

30

佛寺

20

30

80

30

磨滩

20

20

60

10

莲花

30

50

80

30

学堂

30

50

80

20

花滩

10

50

10

垭口

40

100

方山

40

70

桥头

20

70

10

新坝

30

30

白磨

40

60

桃子

40

60

天花

40

50

合计

540

520

1500

320

2006年,渝北区下达的晚秋生产任务是:秋洋芋1000亩,其中稻草洋芋是200亩,当年在新乡村1-7社示范,效果非常好,100%完成任务。

木耳镇2006年晚秋生产计划表

                                            单位:亩

村别

秋洋芋

秋糯玉米

秋大豆

秋菜

面积

其中:稻草覆盖洋芋

新合

100

30

150

200

200

学堂

100

150

100

200

举人坝

150

70

120

300

300

新乡

150

70

120

350

400

白房

100

150

350

300

垭口

50

100

50

100

白云山

50

100

50

300

石鞋

100

120

300

200

金刚

100

30

120

100

300

石坪

80

150

50

200

良桥

50

100

50

100

五通庙

70

120

100

200

合计

1000

200

1500

2000

2800

第四节 果蔬生产

90年代以前,农民的果经生产较为分散,规模较小,产量也不高。90年代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入,农业逐步形成产业化,种植业从单一的种植粮食向改种蔬菜、果木发展,木耳镇也逐渐发展成为小有名气的水果和蔬菜种植基地。镇产水果主要有西瓜、柑橘、梨子、李子、桃子、枇杷、葡萄、柚子等,首推西瓜为多。

 西瓜

稳粮增收奔小康是跨世纪农村工作的主题,木耳镇分析论证,拟定在白云建立万亩西瓜基地,垭口村出产的白云西瓜历来出名,方圆百里家喻户晓,果实外观漂亮,圆形,花皮,浅绿底色覆墨绿条纹,瓜型适中,果皮薄,剖面好,质地细腻,口感松脆,瓤红多汁,糖度适中、递度小,风味极佳,商品性好,深受人们的青睐。50、60年代有零星种植,白云种植西瓜开始于1977年,开始时仅天花村6社5户社员零星小面积种植。1985年,白云乡垭口村兴建了200亩的西瓜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大量种植,产量也大大增加。现在,垭口村和白云山村西瓜种植面积超过700亩,年产量超过630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随着农民栽培技术的提高和种瓜的可观收入的刺激,尤其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白云西瓜种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原来的1个村发展到后来的天花、白磨、桃子、垭口、方山五个村,20余个社;从原来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300户,种瓜面积2亩以上的大户已达到21户;面积从原来的8亩发展到现在的400余亩,总产量达到80万公斤。总收入约80万元。主要栽植地点在舵(舵井)白(白云)公路沿线的桃子、天花、白磨、垭口、方山5个村,28个社,总面积达10000亩,分布在5个点,其中垭口村3000亩、天花村2000亩、白磨村1500亩、方山村1500亩、桃子村2000亩。基地建设分三期进行:第一期规划1000亩,在97年底完成;第二期规划4000亩,在98年完成;第三期规划5000亩,99年完成。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土地效力,采取西瓜、高山秋浅蔬菜,伏季水果轮作方式。西瓜收获后,8月底种植白萝卜、白菜等秋淡菜,3年以后栽植伏季水果,最后形成伏季水果园。西瓜平均亩产3000公斤,按批价1.2元/公斤计,亩收入3600元,按市场市价2元/公斤计,亩收入6000元。97年规划面积1000亩,106户种植;总产量可达300万公斤,收入360万元,户平增收36000元,全镇人平增收180元。若种植秋淡菜,亩收入可达4000元,总收入400万元,全镇人平增收200元。由于种瓜菜的收益高,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市场也非常广阔,据走访调查,96年夏季在两路西瓜销量100公斤,在北碚销量100万公斤,邻近场镇如静观、水土、木耳等销量50万公斤,96年白云西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97年预计白云基地总产量达300万公斤,仅两路、北碚两地市场需求量占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的产量销往其他市场。到2006年万亩瓜园总产量2500万公斤,开辟重庆市场潜力更大。近些年,在渝北市场,80%的西瓜来自陕西、广西及其他产地,受运输、贮藏等原因的影响,在鲜、熟、甜型上不能与白云西瓜媲美,因而白云瓜在附近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渝北还出现了部分西瓜贩子冒充白云人出售西瓜的现象。木耳镇制定了工作措施拟定支持基地发展的政策:(1)投入政策,镇政府筹集资金8万元,用于改土建园务工补贴和购买种子,以后逐渐加大投入;(2)土地调整政策,规划区内因劳动力缺乏或不愿种植的农户,由村统一对土地调整,凡不调者必须进行处理;(3)奖惩政策,驻村干部、村干部与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签订责任书,在规定时间达标完成的,每亩按2元奖励。凡未完成任务的,扣驻村干部奖金100元,村干部报酬80元。组建生产经营性服务公司,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由镇、村、骨干企业、农业生产服务部门、瓜农等投资入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为基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服务,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联结起来,发展一体化。公司组建在1998年完成,随后在2009年按申请注册的程序有关部门批准注册商标。

 柑橘

木耳多柑橘,但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未形成大规模种植。90年代社员家庭多发展小柑橘园,政府也较重视,并由农技站负责对农户实行技术指导。其主要措施是加强关键时期的管理,以肥水促春梢,保叶保果,攻夏梢,花蕾期灌水增施微量元素肥,夏季控制梢枝风长,重施秋肥并防治潜叶蛾、红蜘蛛等虫害,但没有规模较大的种植大户,产量也不高,主要是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2000年后,种植柑橘最多的分布在新合村8社,后白房村逐渐发展起了200多亩的血橙种植,为当地人民增添了新的柑橘品种。年产量超过250吨。

 梨子

1990年以前,境内梨子种植很少。但木耳境内的垭口村、白云山村有着梨子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的气候、土壤环境,非常适合发展梨子种植。1992年,垭口村农户开始种植梨子,其后在1998年8月,种植大户周祥云在垭口村发展了40亩的梨子种植园,效益很高,带动了整个垭口村农户种植梨子800多亩,现已具有较大的规模,产量也较高。随后,种植大户谭红在白云山村发展梨子250亩,品种为优良黄花梨,效益可观。年产量达67吨。

 李子

木耳境内多坡地,李子种植非常普遍,60、70年代已有种植。白云山村、垭口村、新合村、石鞋村均有农户种植,总面积可达1000亩以上,但均是农户分散种植,品种是当地常见的老的品种,产量也不高,基本能满足当地人们的需求。年产量56吨。

 桃子

木耳境内桃子种植始于80、90年代,但较分散。后来,政府鼓励农户发展桃子种植,并向农民免费发放了一批桃子树苗,使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高涨。白云山村和垭口村均有大片的桃林,总面积可达200多亩,品种也改换成了优质早熟桃子。年产123吨。

 枇杷

木耳的枇杷种植始于1996年,主要分布在学堂村,种植面积达500亩,年产量超过750吨,但主要是社员分散、零星的种植,未形成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种植,因此效益不是很高。

 核桃

1994在木耳镇花滩村2、3社,利用坡耕地集中成片营造核桃基地。因为该社田少土多,坡度较大,海拔305-425米,土壤多为沙壤和暗紫色泥土,土层瘠薄,微酸性土,适合核桃生长。全村基地划片的27户社员100亩,按县三高农业的三字经要求完成了110亩的改土施肥任务,购回新疆纸皮核桃苗7000株。镇党委政府对核桃基地的规划落实,高度重视,在积极争取立项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六次,专题研究核桃基地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地领导小组和基地工程指挥部,由党委书记宋高模同志任组长、指挥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唐先荣任副组长、副指挥长,农办主任王永发、镇林业站潘世芳、水管所晏刚义、财政所周勇等同志为成员。对核桃基地的生产,木耳镇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是对镇、村基地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村包社,社包户,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对规划片的各农户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每亩以奖代补40元,在检查验收合格后兑现;其次,对核桃苗栽后,镇上也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盗伐或毁坏,利用广播、标语进行宣传。在镇村、社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第一阶段100亩的任务。

 板栗

2001年,为保护后河饮水源和水土流失,木耳镇确定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后河流域实施,是年种植板栗500亩,2004年种植板栗670亩。

 其它

近几年,葡萄、柚子、樱桃、板栗等在木耳也有人开始种植,但规模都不大,主要是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

 蔬菜

种植品种有藤菜、藤菜苗、莲白、冬瓜、黄瓜、南瓜、番茄、茄子、菜椒、丝瓜、豇豆、茶树菇、黑木耳等,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举人坝村、金刚村、新合村、新乡村。种植大户陈小梅在新合村25社种植食用菌20亩,年产量20吨,主要品种有茶树菇、黑木耳。

第五节 林业发展

解放前,全部森林属私人所有。

1951年土地改革时,凡属地主、资本家及会山、庙山、族山,面积在500亩以上成片集中之森林、竹林收归国有,交林业部门管理;500亩以上成片集中的森林、竹林,划为乡村公有林,交乡、村管理;500亩以下零星分散的树林、竹林,随耕地分配给农民;富农以下农户及私人投资经营的树林、竹林,属经营者所有。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社员成片林木、柴山、果树批价入社,归集体所有;房前屋后树木、小块竹林、零星果树不入社,仍属社员所有。1981-1983年,确定社员林权,增划自留山,颁发社员林权证,明确所有权、使用权、继承权,长期不变,受国家法律保护。解放前森林茂密,猛兽、豹子下山时有传闻,丘陵顶部和陡坡均为林木覆盖,宅旁、坟地亦多大树。解放后,土地归农民所有,生产积极性高涨,垦荒种粮,逐渐缩小了林地面积。1958年大办钢铁,用大量树木烧木炭,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十年动乱,大肆乱砍滥伐,茂密森林变成了荒山秃岭。虽年年植树,却小树成不了材,大树被砍光。1978年后,结束无政府状态,放宽林权政策,加强林业管理。严格封山育林,大力植树造林,并把林业发展和治山治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等综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温饱问题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步缩小耕地面积,把陡坡地退耕还林,才使林业发展走上了正常的轨道。经过20年的努力,秃岭荒山重新披上了绿装。

镇境内共有有林业用地66738亩,国有林3518亩,由毛安林林场管理,设2个林区。“文革”结束后,经过林场职工20多年的努力,一片荒山秃岭已全部披上绿装,其中43808亩为天然林;14000亩为人工林、退耕还林。国有林的大部分已成为中龄林,其余部分也成了幼龄林。镇境内队有林总面积10500亩,分布在12个村。其中有林地10500亩(用材林5500亩、经济林3000亩、竹林2000亩),疏林地221.8亩,宜林地1564亩,在林地植树造林的同时,另在“四旁”(宅旁、道旁、溪河旁、耕地旁)植树,面积只略低于林业用地面积。全镇森林活立木总蓄积45000立方米,其中成片林蓄积30045立方米,四旁树蓄积14955立方米。成片林中按育林龄分:幼龄林27258亩,蓄积12018立方米;中龄林39480亩,蓄积18027立方米;有(无)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经济林总株树126000万株,慈竹资源总重量  吨。森林植被以马尾松为主要树种,组成树种有柏木、杉木、栎栲类和各种阔叶树。林下地被有藤木和草本,有葛藤、地瓜藤、白毛草、芭茅、蕨类等。四旁树有桉树、千丈、麻柳、刺槐、泡桐、栎类、竹类等。经过20多年的辛勤经营,至2006年底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左右。

解放后,历来建有护林防火组织机构、义务扑火队伍和护林防火制度。有树林的村都成立起护林防火领导小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及社长为成员,并分别建立30-50人的扑火小分队。1995-1998年,利用广播、电视、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重庆市林地保护条例》、《重庆市实施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干部、群众普遍提高了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意识。

2006年木耳镇有森林资源面积58480亩,其中:成片森林面积30962亩,国有林3518亩,退耕还林14000亩,农村四旁(宅旁、道旁、溪河旁、耕地旁)植树面积10000余亩。集中成片森林面积主要分布于白云山村、垭口村、白房村、学堂村、良桥;零星林地主要分布有石鞋村、金刚村。成片森林按育林龄分:幼龄林19000亩;中龄林39480亩。森林植被主要以松树、杉树、柏树为主,其他以杂灌木为辅。全面落实了林权制度,对全镇凡有林地、林木的农户落实自留山、林权地,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解除了林农的后顾之忧。层层落实了管护责任体制:林区有护林员59人,常年坚持巡山护林,护林员月工资为80元。

第六节 花卉产业发展

2001年5月28日,木耳镇针对沙坪镇发展花卉业的经验,结合木耳镇实际,开展了认真的讨论。大家在讨论中发言,一致认为:木耳镇的花卉业要得到发展,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认真搞好规划;二是要充分发挥党政一班人的作用,引进大业主在我镇扎根发展花卉;三是搞好优质服务,对引进的老板,为他们服好务,使他们安心在我镇发展花卉;四是加大花卉业基地设施的投入,如水、电、路等设施,在镇财政经济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尽量挤出资金搞好花卉业的基础设施,吸引业主到我镇落户,发展好花卉业,为木耳镇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木耳镇系区委、区府确定的“百里花卉长廊”重点乡镇之一,当年引进业主四家,花卉基地重点在莲花村,种植花卉240亩,累计投入180万元,已实现收入40万元,也带动8户社员种植西洋杜鹃32万株,花卉基地建设已开始启步。2001年木耳镇政府受区政府表彰为花卉生产先进单位。

2002年木耳镇花卉基地扩展到白云片区,是因为白云片地处山区,人少地多,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土质偏酸性,属砂壤土,完全适合红榉木(一种花卉)对土壤特性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使山区农民早日致富,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由渝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引进了红榉木450万株,杜荫10万株、金叶女贞100万株、其他花卉25万株,带动230余户农户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基本上已形成了以红榉木为主导产品的种植基地。但由于该地地处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灌溉设施严重缺乏,交通条件也相当差,不能晴雨通车。为了充分利用该地的自然条件,经实地调查,立即进行该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整治电力提灌站2处2台,新建蓄电池4口,需水量1600立方米,修建引、排水渠道1800米,更新改造山坪塘4口,改、扩建公路13公里,总投资59.63万元。2002年木耳镇向渝北区人民政府申请关于木耳镇沙岚垭农业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40万元,沙岚垭农业生态园位于木耳镇莲花村1、2、4、10社,地处国道210公路旁,占地面积300余亩,是木耳镇引进的农业主要项目之一。该生态园是把种植与陆地养殖、水产养殖相结合,以经济作物、林业、牧业、渔业并行的农业生产模式,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对推进本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将起到促进作用。该生态园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建成银杏园、桂花园、茶花园、盆景园等花木园、优质果园、草皮等,投资400万元,“公司加农户”发展48户、386亩苗木。为了使该生态园更加发展壮大,改善木耳镇的投资环境,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加大了对沙岚垭农业生态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建蓄水池三口,需水量为4500立方米,修建喷灌设施,园内公路硬化,改善园内交通状况,引水设施整治改造,总投资为642702元。

2003年在白云片的垭口、天花、桃子、白磨、新坝5个村、37个生产合作社,花卉产业在渝都花卉公司的带动下,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基地的新路子,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量发展花卉产业,重点种植花卉品种红榉木,从2000年种植户8户、面积35亩,2001年种植户58户、面积288亩,到2002年花卉种植发展到195户、面积达到950亩,2002年花卉销售收入500万元,人平增收200元。为了使花卉业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把这5个村建成红榉木基地,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5个村的干部群众迫切要求新修水池、改造中低产田、修建排灌沟、实行土地坡改梯、薄改厚、新修渠道,整修从木耳沙岚垭至白云的公路,以增强花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给花卉的销售提供便捷安全的道路,拟定了5个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新修水池25口,新增蓄水2000万立方米,新增灌面250亩,增加效益125万元;(2)土坡改梯、薄改厚300亩,每亩增加100元,增效3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00亩;(3)新修排灌沟350米,渠道700米,能增灌面200亩,增加效益100万元;(4)整治白泉提灌站和白渠提灌站,新修渠道1600米,新增灌面750亩,增效45万元;(5)配套工程:新修水泥人行路2500米,整修沙岚垭至白云的公路13公里,维修村级公路10公里,彻底解决行路难和下雨不能通车的问题。

2004年木耳镇拟定了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到各村民委员会,花卉是“三色”农业之一,在现代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为了继续加快我镇花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本地经济,要求全镇种植花卉农户达100户,花卉总面积达2200亩,新引进花卉业大户2户以上,花卉经营收入1600万元,利润8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实现40元;木耳镇花卉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主要确定在土质、环境等条件较好的白云山、垭口、学堂等村实施。引进1-2个花卉业主示范带动农户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其余各村应按镇里下达的花卉种植计划认真落实,确保任务完成。对花卉产业发展工作,镇政府给予专项奖励:(1)种植花卉面积30亩以上(以土地流转合同为准),产值50万元以上的,奖励花卉业主1000元(几位人员联合经营的,只奖励1名业主)。种植花卉面积30亩以上,但产值达不到50万元的,只奖励500元;(2)对独立种植5亩以上花卉,产值5万元以上的专业户,每户奖励200元;(3)凡在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底前,引进种植花卉面积30亩以上业主一个,并签订相关合同的村,奖励村干部共400元,驻村干部共400元;(4)对引进花卉业主、直接参与发展花卉工作的有关人员实行奖励。

2005年,木耳镇党委将花卉产业作为一项支助产业来抓,当年已发展花卉3100亩,人平增收50多元。

第七节    畜牧 水产

 

木耳镇农民历来有养猪的习惯。民国32年(1943)年7月,江北县政府发出训令,颁发《江北县促进家庭畜牧副业实施细则》,规定农家每户赢饲养猪(或羊)至少一头,年终派员到各乡镇抽查和实行奖惩。但广大贫苦农民在反动统治者压榨之下食不饱腹,县府饬令农户“家家养猪”对许多贫雇农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解放后,农民分得了生产生活资料。为了积肥和发展生产,饲养生猪积极性空前高涨。五十年代初,农村户户养猪才真正实现,并相继产生出一些养猪能手。1953年为防兽疫开展“刷白猪圈”运动,即用浓石灰水将猪圈的四壁刷白,实施结果白猪圈达70%以上。2000年以后,养猪业在木耳兴起,外地公司纷纷到木耳各村设场养猪,五通庙村、金刚村、新合村、白房村、新乡村都出现了养猪大户,特别是五通庙村,重庆瑞能生态养殖场养殖面积达到80几亩,引进种猪3000头,成为当地养殖龙头企业。猪肉大量上市,价格平稳,充分满足了城镇和农村的肉食需要。

 

几千年来,家家户户养鸡已成习惯。1958年公社化后,由于饲料不足,饲养量减少。70年代政府实行派购和奖励政策,市场稍有好转。特别是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展迅速。2000年以后,养鸡专业户日渐增多,金刚村、新合村、石鞋村、五通庙村都出现了年出栏20万羽以上的养鸡大户,特别是金刚村,年出栏肉鸡达130万羽以上,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特别是养鸡业的发展。2005年向渝北区农业局去函对“艾维茵肉鸡科技饲养”立了项,为了更好地依靠科学技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木耳镇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当年决定在木耳镇发展“艾维茵”肉鸡养殖。艾维茵肉鸡,是美国艾维茵育种公司培育的三系配套白色肉用鸡。肉鸡生产是一项高产高效养殖业,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生产周期短、投资回收期短,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当年,木耳镇通过正大公司帮助,建立“木耳镇鑫海源现代养殖场”进行肉鸡养殖科技示范。该养殖场位于木耳镇金刚村,地处210国道旁,依托“战天水库”优越的地理环境,当年,金刚村优秀青年石元通过反复调查,看准市场大胆地投资近50万元,临时占地20余亩,修建场舍1200,年出栏肉鸡可达8万只以上。是年以木府发【2005】27号文下发各村大力发展家禽业的通知,文件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龙头企业为纽带,效益为核心,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建立家禽养殖基地,形成肉鸭和肉鸡产业带,推进家禽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自然资源条件和农民的养殖习惯,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主要发展以“艾维茵”肉鸡生产为主,依托重庆正大饲料公司,以金刚村“鑫海源现代养殖场”为龙头,在210国道沿线的金刚、石鞋、白房、新乡、新合、学堂等村发展肉鸡产业。2005年在210国道沿线的金刚、石鞋、白房、新乡、新合、学堂等村,每个村发展出栏肉鸡3000只以上大户不少于2户。建立发展模式:通过重庆正大饲料公司、重庆市展望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主要饲养“艾维茵”肉鸡。“艾维茵”肉鸡38天重量达1.8-2公斤/只即可出栏。正大饲料公司负责向养殖户提供优质鸡苗、饲料、兽药等,资金由公司垫付,肉鸡符合质量时,公司按保护价回收成品鸡,由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农户承担饲养风险,利润合理分配,农户与公司签订饲养及销售合同。农户自己负责修建圈舍及饲养管理,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木耳镇还针对养殖肉鸡提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一是在不违反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对农户养禽场修建的圈舍视为农业用地,简化各种手续,减免相关费用;二是发展肉鸡饲养,需到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其贷款利息由镇财政贴息;三是奖励办法:对年出栏肉鸡3000-5000只的农户,奖励500元;对年出栏肉鸡5000-10000只得农户,奖励1000元;对年出栏肉鸡10000-20000只的农户,奖励2000元;对年出栏肉鸡20000-50000只的农户,奖励3000元;对年出栏肉鸡50000只                            以上的农户,奖励5000元。当年百元一户一批次就出40000只,年收入很可观。

 

五十年代以前,农户养鱼者少,其后渐增。民国31年(1942)3月,江北县政府发出建农字第九八七号训令:各乡镇由造产会乡富绅无息借款买鱼苗发放农户,到秋后收获成鱼时,由造产会斟酌情形以所产之鱼给予地主相当报酬。实际少有实行。

解放初期农户养鱼,一般是买草鱼仔在水塘、稻田中放养。在市场也有鱼苗出售。木耳镇养鱼品种以本地鲫鱼、鲤鱼、鲢鱼(包括白鲢、花鲢)、草鱼等为主,七、八十年代以后陆续引进一些外地鱼种。特别是九十年代后,原来一些野生鱼类如龟、鳖、虾、鳝、螺等渐有人饲养,但产量很小。木耳养鱼主要有山坪塘养鱼、水库养鱼、稻田养鱼,最大的水库养鱼在学唐村李家湾水库,水面面积40亩,年产量20吨。垭口村的板桥水库养鱼面积也有近20亩。

 家兔

解放前农户中有少量养殖。1960年前后的三年灾荒中发展迅速,大多数农户和居民都养有家兔,一时成为自产肉食改善生活的主要来源。80年代后,养兔大户逐年发展,养几十、上百只者不少,大约有60多农户。五通庙村肉兔年出栏达3000只以上,基本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而且远销重庆等地。

 肉鸽

肉鸽养殖兴起于2000年后。养殖鸽子本来在木耳并不多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营养价值很高的鸽子的需求逐年增多,也为养殖肉鸽提供了良机。白房村田怡中常年养殖种鸽3000多对,年出栏上万只。2004年为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木耳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经研究决定继续抓好肉鸽产业发展。当年发展目标是继续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肉鸽养殖,鼓励专业大户发展。新增种鸽2000对,年内新增出笼肉鸽10000羽,1000对以上达到4户,2000对以上达到1户。当年新增肉鸽的区域主要划定在210国道沿线村社,以石鞋、金刚为肉鸽发展的重点区域,以大户为主集中成片规模养殖,突出特色,增加经济效益。制定了保障措施:(1)镇成立肉鸽发展项目组,组长:龚家禄,副组长:曾海中,成员:唐兴隆、陈勇、晏远刚。主要负责辖区内肉鸽发展的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考核奖惩等工作;(2)由项目组在区级有关部门协调补助基金,镇政府补贴8万元用于引种、技术培训、贷款贴息;(3)搞好技术培训,邀请区畜牧站专家和养殖大户对新发展肉鸽的养殖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搞好防疫防病,确保农户经济效益;(4)抓好良种肉鸽引进,凡是农户有养殖积极性,具备养鸽基本条件,适宜发展肉鸽产业的,由镇村社协调引进良种肉鸽,实现优质优价。一包不良种鸽的调换;二包传授饲养技术;三包协调销售乳鸽。当年金刚村7社喻成富就养殖了5000多对,圈舍400多平方米,金刚5社的村民王太东养殖了2000多对,远销重庆等地。制定了扶持奖励政策办法:(1)扶持奖励对象主要为存笼300对以上的专业大户,对养殖大户实行贴息贷款,根据养殖规模,每户最高贷款总额在15000元以内,贷款利息由政府补贴;(2)场地建设优惠政策,肉鸽养殖户新建或扩建养殖场地,按农业用地处理,只写申请交国土部门备案,不收任何费用;(3)对农户奖励,镇政府年终对肉鸽专业大户实行奖励,经镇项目组检查后,对存笼种鸽300对以上(新增种鸽200对以上)农户奖励600元,对存笼种鸽500对以上(新增种鸽300对以上)农户奖励1000元,对存笼种鸽1000对以上(新增种鸽500对以上)农户奖励2000元,对存笼种鸽1500对以上(新增种鸽600对以上)农户奖励3000元,2000对以上(新增种鸽700对以上)奖励4000元。

 山羊

境内历来少有养殖者,1960年间前后的灾年有少量饲养。1990年后逐步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农村草源增多,低山地区饲养山羊者逐渐增多。垭口村、良桥村都有养殖大户。垭口村的顺利羊场常年养殖种羊400只,年出栏达800只以上。

 肉牛

2001年为了适应人民食品结构的改善,满足市场需求,结合我镇农业结构调整,根据距渝北城区近和耕地搁荒多,草源丰富的优势,把肉牛发展作为调整结构的一项内容。为推动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区政府下达我镇今年肉牛发展计划,结合我镇的实际,经镇政府研究决定,建立标准牛圈300平方米,发展养殖肉牛专业大户5户,2001年发展肉牛出栏600头。当年新合村3社养牛大户段前仁家每年养了90多头,圈舍350平方米,常年是每天均宰杀1头以上,运往两路等地销售,随后新乡1社田子详养殖近30多年。

2003年为了大力发展草食牲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把木耳镇建成山羊养殖专业基地。经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木耳镇草食牲畜专业镇建设领导小组,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组长:叶代凸(镇长),副组长:唐先荣(常务副镇长),成员:王守勇(农办主任)、凌世明(财税所长)、晏刚义(农综站站长)、周太平(畜牧站站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办室,主任:龙登玉,成员:唐勇。

木耳镇2003年至2005年草食牲畜工程任务安排表

项目

单位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备注

山羊

肉牛

大户

山羊

肉牛

大户

山羊

肉牛

大户

新合

100

250

6

250

280

10

500

310

20

1、山羊大户每户年底存栏数10头以上。2、肉牛每大户年底存栏数5头以上。

白房

80

3

150

5

300

10

新庙

150

20

10

250

25

14

500

35

30

桥头

350

22

600

30

1200

45

方山

300

15

400

25

800

30

垭口

400

20

25

700

25

40

1400

35

73

新坝

250

10

260

15

520

20

白磨

400

15

600

20

1200

25

桃子

200

10

300

10

600

12

天花

300

12

400

18

800

22

花滩

200

5

350

20

700

25

学堂

40

100

3

200

5

莲花

100

2

240

6

480

10

复坪

100

2

200

8

400

10

磨滩

30

100

2

200

5

新乡

20

2

100

20

2

200

30

8

合计

3000

310

129

5000

350

228

10000

400

350

木耳镇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1986-2006年)

年度

骡马

肉鸽

1986

14150

37500

18500

3500

320

1050

680

1987

15100

41600

17600

4300

430

1100

560

1988

21800

44400

20500

8100

680

1300

430

1989

22000

56800

36000

7600

360

1000

420

1990

21500

61500

35000

8300

680

1200

410

10

1991

23600

71500

41000

9800

710

1500

390

25

1992

24000

85300

45000

18000

1050

1650

380

48

1993

23500

76400

52000

16000

1500

1580

360

86

1994

24100

85000

63000

20500

2400

1850

340

98

1995

25004

86000

69000

19001

2600

1751

328

99

1996

25010

89007

70089

9004

3789

1967

301

103

1997

26005

93090

71893

8001

4010

1832

279

112

1998

25001

94081

78110

7760

4321

1749

210

173

1999

24941

98001

79320

6019

4514

1693

198

95

2000

23945

99009

81001

5910

4673

1838

172

104

890

2001

24837

99800

82005

5803

4735

1914

168

98

1015

2002

23783

99873

84001

5708

4894

2009

153

85

1120

2003

24321

99875

85123

5193

5143

2134

97

73

1235

2004

26949

113004

86320

4009

5911

1975

183

62

1441

2005

27894(艾维茵)

143450

87421

3890

6135

2018

176

57

1516

2006

28525

151248

90023

2915

6310

2953

194

43

1817

 蜂蜜

1949年前,乡民有养蜂习惯少则养蜂2-3桶,多则7-8桶或10桶以上。1949年后,境内农户仍有养蜂习惯。1956年养蜂农户37余户,蜂种多为中华蜜蜂,共养蜂48桶。1958年引进意大利蜂、塞蜂,使用箱装养,仍多用传统的桶养,养蜂74桶(箱)。1959年有生产队集体养蜂,但多不成功,私人养蜂43桶。1960-1965年每年均养蜂58桶左右。1978年,养蜂92桶(箱),产蜜260公斤。1980年,改传统桶养为箱养,养蜂931箱,产蜜78公斤。1982年,养蜂76箱。1983年养蜂110箱,产蜜457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养蜂75箱,产蜜213公斤。后因发展蔬菜生产,农药化肥使用过大,不利养蜂,养蜂户逐渐减少,每村、社仅有一、两户养蜂而已。2000年又有311户分散养蜂65桶,产蜜201公斤。2002年至2005年分别每年养蜂有26户,78桶,平均每年产蜜245公斤。2006年,有养蜂户主要在垭口村、白房村、森林边多一些,当年有27户养蜂,产蜜270公斤,每斤价格能卖出50元,给村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其它

境内历来有养殖水牛鹅的农户,新乡村的养鸭大户,有田子洋、罗华云在近10多年内,年出栏鸭近800多只,但均是一家一户的分散放养,产量也不大。水牛是犁田的牲畜,种田的农户都养有膘肥力壮的耕牛。鸭子、鹅除了为人们提供肉食外,还是重要的蛋食牲畜。

第八节 防治动物重大疫病

    2004年以木府发【2004】20号文下发各村关于防治动物重大疫病的通知,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调整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宁;副组长:唐先荣、邓朝平;经发办、畜牧兽医站、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唐兴隆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村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应急分队,周太平为应急队队长,实行24小时值班,处理突发事件。对辖区种禽场、200只以上规模养禽场、全部水禽进行全面免疫苗注射,免疫密度达100%;对家禽牲畜圈舍(含鸽场)进行全面消毒,做到不漏村、社、户、圈;严禁在外地引进禽苗及禽类产品;家禽宰杀场、家禽交易市场、家禽运输车辆实行专人进行消毒;规模养殖场要统一建立制度上墙,建立家禽防疫档案,做好消毒记载;各村要督促种禽场、养禽场,一律实行封闭管理,控制人员出入,禁止鸡与水禽混养,并实行严格的消毒措施;对活禽交易市场及活禽运输环节,动物防疫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严防外疫传入,确保不发生疫情;由兽医站按规定采集血清样品送检。强化动物重大疫病预警,实行日报告及零报告制度,各村指派专人向镇政府报告疫情,每天10点钟前将本村情况报镇政府办公室,电话:67488012。镇政府将辖区情况汇总后,每天12点前报区,值班电话24小时接警。如发生疫情,立即上报,采取早、快、严、小的原则,由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点3公里内的家禽一律扑杀销毁,对疫点3-5公里内的家禽实行强制免疫,所有染疫物彻底消毒,同时做好人员的自我保护,木耳镇政府还制定了防治高致病禽流感及疫病工作应急预案,向各村签订了责任书,按责任书要求各村、社不发生动物重大疫病;如发生动物重大疫病能迅速采取果断措施,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拔除疫点,扑灭疫病,做到疫病不扩散。制定了相应的责任措施:(1)负责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监控、调查核实、上报,分析疫情发展态势,对疫情做出全面评估,及时准确诊断疾病;(2)各包片牲畜兽医人员负责普查牲畜(禽)春秋各一次,普查面达100%以上,全面完成区下达的动物重大疫病免疫任务,猪、牛、养口蹄疫免疫密度达100%,耳标佩带达100%,猪瘟免疫密度100%,规模化养禽场免疫达100%,农村散养达90%,牲畜(禽)圈舍春秋各消毒一次,消毒面达100%,确保清洁无疫;(3)检疫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搞好产地、屠宰市场的检疫和消毒,坚持24小时全天候履行检查职责,要求检疫率和消毒面达100%,同时做好检疫登记和标识回收工作,因包片责任人没有认真普查,免疫密度没有达到指标,造成疫病流行,要追究包片兽医人员的责任;(4)对养殖专业大户、屠宰场、活畜禽交易市场、肉品市场进行全面普查,消毒。目标责任人完成2004年度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任务的,奖励2000元;对工作不力的,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九节    农机水利

 概况

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木耳镇地处丘陵,农村梯田多,农田水利至关重要。解放前,木耳镇没有水库,塘堰也少,农田水利主要靠冬水田、囤水田蓄水,再加上山坪塘、河堰之水以供稻谷播种和秧苗栽插,靠天吃饭。解放后,除每年冬天保留必要的冬水田、囤水田蓄水以外,历来对山坪塘、河堰进行了新修、培修整治,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及六、七十年代集中劳动力修了一些水库,并且随着提灌设备的不断改进,建立健全一套水利管理制度,培训建立起一支基层水利建设队伍,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田水利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

 蓄水、饮水、提水设施

2000年,木耳镇加大了农田基本建设投入的力度,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水利工程41处,修复水库2座,渠道6.2公里,山坪塘22口。2006年整治山坪塘7口,整治了河湾水库的卧管1处,修建蓄水池17口。

木耳镇2006年蓄水、饮水、提水设施统计情况表

名称

类型

数量

地点

占地面积(亩)

蓄水量

(万立方米)

灌溉面积(亩)

备注

观音洞水库

大一型水库

1个

学堂村22-25社

4414

4903

牛头岩水库

小二型水库

4个

学堂村12社

15

10.7

110

贺家祠水库

白房村1社

39

27

474

河湾水库

金刚村3社

75

39

320

红星水库

金刚村与石坪村交界处

50

24

540

三坪塘

829个

新合、白房、新乡、学堂、垭口等村

1156

63.28

15849

蓄水池

28个

新合、白房、新乡、学堂、垭口 等村

36

5.6

48

渠  堰

3条

新合、新乡、学堂村

98

3.98

540

 饮水工程

木耳场镇的饮水在70年代仍然是在附近农村的水井去挑。在1967年时,木耳公社筹集资金10多万元,新建了木耳场后边(新合3社处)一个大水池,水源从后河取水,用柴油机抽水,供全场220户用水。2台电机分别是55千瓦,总扬程187米高。这两台机器在当时为支农抗灾起到了很大作用。随后发展到场边的新合有3个社,学堂2个社饮水。由于经常坏水管,导致常停水,1986年改为从新合8社的马家坝和李家湾水库取水供场镇220余户用水,由于水质差,2002年镇村投资80万元,改造场镇饮水质量。2003年木耳镇水厂主要供木耳街道,学堂村8社,新合村4、9、12社等3100人饮水,自来水年供水量为7万余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10%、商业用水5%、餐饮业用水10%、机关单位用水25%、家庭用水50%,水厂经营管理方式由政府管理,有业务部门经营人员3人,其中供水人员2人、管理人员1人。2003年根据《渝北区计划发展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抗旱应急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和渝北计【2003】81号和181号文件要求,木耳镇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是年5月20日至10月20日主要实施了:扩建供水池项目,由原来的100m3扩建为800m3并全封闭;对场镇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更新提水设备一套;改造高家8社、花池5社山坪塘2口作为供水水源;安装水管5000m,将水引至各用水户。通过改造场镇自来水水池,基本能满足3000人在2天内的饮用,增加了沉淀时间,改变了饮水质量。通过改造提水设施,生产用电费由原来2480元/月降为1860元/月,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年能节约成本费7440元。改造高家8社、花池5社山坪塘2口,作为供水水源后,解决了两个社415人、824头牲畜长期饮用水困难的问题,节约了群众在外挑水的劳动力。

木耳镇于2005年投资了250万元资金购买设备,又从后河取水供场镇和新合5个社、学堂村2个社供340户用水,日供水量180吨。水厂前后负责人:彭兴木、陈叶清、苏兴彬、杨平。

 解放前

解放前无机械提灌,全靠人力用戽水兜或水桶提水灌田,用龙骨水车提水的也不多见。六十年代开始用柴油机提水。至七十年代柴油机数量有限,栽秧季节人力戽水的仍占多数。80年代开始用电力提灌,但面积不大,其余地区仍为柴油机或人力提灌。进入90年代,开始微型电泵提灌,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部分农户购置微型电泵为自己灌田,也为亲邻服务,深受欢迎。2006年全镇共有微型电泵451台,达到各社有电泵,基本上满足了提水灌田的需要,农民终于结束了有史以来靠人力提水灌田的历史。

蓄、引、提水设施的管理,小(二)型水库和电灌站由镇水管站负责,较大的山坪塘由村负责,其余由社负责。

2006年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区政府加强“三农”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系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木耳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很低,不能适应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发展木耳镇经济的需要,也是直接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2006年我镇农业机械化工作目标是:推广耕作机械6台,完成机耕3500亩,机械脱粒5238吨,维修微型水泵320台,培育农机专业户4户,农机总动力达到8762千瓦。大力宣传购机补贴,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列入补贴产品目录的耕整机一律补助购机金额的40%。镇政府决定对农业机械化工作进行年度目标考核,并纳入镇对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综合考评分条件之一。

木耳镇2006年农业机械化目标任务表

村别

农机总动力(千瓦)

推广耕作机械(台)

机械耕作(亩)

机械脱粒(吨)

维修水泵(台)

新培育农机专业户

新合

763

291

437

30

白房

899

1

255

531

30

1

五通庙

785

337

506

30

新乡

901

417

626

30

举人坝

598

288

431

30

学堂

929

329

490

30

白云山

558

2

301

376

20

1

垭口

392

1

193

214

20

金刚

969

1

380

569

30

1

石鞋

920

1

344

515

30

1

石坪

688

223

333

20

良桥

369

142

210

20

合计

8762

6

3500

5238

320

4

第十节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包括植被破坏、陡坡垦植、乱弃废渣等;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地形、地貌、地质及植被等。

解放前盲目砍伐、解放后大办钢铁、文化大革命和大面积垦荒种植,使原始植被逐年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进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木耳乡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水土保持,采取重大措施,加以治理。治理的方针是“以防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具体措施是:

 农业综合开发

2003年,木耳在白房、新合两个村,共有28个社、1201户、3958人,耕地3432亩(其中田2032亩、土1400亩),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因为这2个村交通较为方便,有贺家祠水库和马堡提灌站,农业综合开发条件较为优越。由于两村地处浅丘,岩石较多,土层较薄,田块冷浸,水土流失比较重,常年洪涝,干旱成灾,农作物亩产已多年停止不前。2002年人均收入白房村为1340元,新合村为1215元,两个村的干部群众迫切要求改造中低产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修建排灌沟,实行土地坡改梯、薄改厚以及配套工程,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综合利用率。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新建白房、新合两村排灌沟共2700米,以减少洪水对田块的冲击,彻底改造中低产田1800 亩,这样可增加粮食5.2万公斤,计人民币3.5万元,同时实施稻田养鱼1300亩,新增效益65万元;土坡改梯、薄改厚1300亩,走粮经结合的路子,每亩可增加收入150元,计增效19.5万元;整治渠道1300米,新建渠道500米,渠道工程完工后,可新增灌面积800亩,恢复灌面200亩,增效8万元;整治贺家祠提灌站,新建新合村二级提灌站,可增灌面900亩,恢复灌面1000亩,增效9万元;配套工程,新修石板大路2200米,机耕道1500米,便民桥9座,便民池14个,彻底解决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整个工程分三年实施,2003年实施白房村4社打锣湾至8社新桥全长1200米排灌沟,改造中低产田780亩,稻田养鱼先推广300亩,配套新建渠道500米,整治渠道1300米,用以灌溉改造后的中低产田,便民桥5座,便民池7个;2004年修建新合排灌沟1500米,改造中低产田1020亩,普遍推广稻田养鱼,新建新合二级提灌站,整治白房提灌站,配套修建便民桥4座、便民池7个;2005年实施两村土坡改梯、薄改厚1300亩,完善配套设施修机耕道1500米,石板路2200米。

木耳镇白房、新合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概算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工程量

单价

投资

(万元)

备注

1

改造中低产田

排灌沟2700米

165元

44.55

2003年修1200米

2

新建新合二级提灌站

1座

13万元

13

3

整治白房提灌站

1座

6万元

6

4

整治贺家祠渠道

1300米

35元

4.55

2003年修建

5

新修渠道

500米

165元

8.25

2003年修建

6

土坡改梯

1300亩

600元

78

7

机耕道两条

1500米

80元

12

8

石板路

2200米

45元

9.9

9

便民池

14口

1500元

2.1

2003年修7口

10

便民桥

9座

350元

0.32

2003年修5座

11

合计

178.67

 封山育林

80年代初,即对镇镜全部国有林、队有林实行封山育林,严禁乱砍滥伐和入山打柴,并在宜林地和四旁地,年年植树造林。至20世纪末,60、70年代的荒山秃岭,已经重新披上了绿装。其中的一半已成为中龄林。四旁树的面积也已接近与成片林。2002年渝北区林业局下达木耳镇2000亩天保工程封山育林任务,根据这个任务,木耳镇成立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叶代凸,副组长:唐先荣、梅现兰,成员:王中远、王守勇、凌世明、龙登玉、潘芳,并明确了职责,负责整个工程的工作,邀请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木耳镇位于渝北区东南部,镇政府距区政府20公里左右,行政区域东与本区王家镇相邻、南接沙坪镇、西靠北碚区复兴镇、北与石鞋镇交界,气温条件优越,平均气温18度左右,无霜期长达319-340天,年均降雨量达1150以上,年日照1341小时,境内土壤以紫色土和冷沙黄壤为主,冷沙黄壤PH值4.5-5.6,酸性,土层深厚,平均在70左右,紫色土PH值6.2-7.1,中性,土壤平均厚度40左右,两类土壤宜种性广,适应于多种植物生长。全镇现有林业用地24900亩,其中:有林地4100亩,宜林荒地16700亩,森林覆盖率为6.1%,森林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杉木,其余为近年发展的杨树、花椒、板栗、枇杷、柏木等树种,林下植被主要是柃木、金樱子、蕨类、芭茅、茅草等植物,全镇森林资源总体较差,坡陡谷深,水土流失严重,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加大恢复植被。结合木耳镇实际,安排在木耳镇白磨、桥头两个村实施,经现场实地调查,采用1:10000地形图勾绘,共调绘了6个小班,总面积2053.6亩,小班平均面积为342.3亩。封山育林,一是对天然下种和萌芽基础条件的林地,通过封育,促进天然更新,培育成林,二是对有条件希望成林的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实行全封闭封山育林,禁止人畜进入封山育林区践踏破坏,保护现有母树和幼苗及有萌芽能力的树根、树兜使之成林。采取小块状混交或不规则的林间混交方式补植,实行穴状整地,穴大40×40×30,补植柏木、杞木、金丝垂柳等树种,每亩30-300株,连续窝扶2-3年,促使成林。在主要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以及过往行人较多的封山育林区,设置醒目的封山育林碑、牌等,以达到警示的作用,防止人为破坏。确定为封山育林地之后,要落实巡山护林人员,明确管护区域、签订管护责任书,加强管护。封山育林能否成功,关键在管理,在设计范围内,要加强管护、明确责职,按照设计的小班,把护林责任落实到护林人员身上,使护林人员担当起责任,专职巡山护林,确保封山育林区在限期内成林。封山补植,树种选择和苗木质量是封山育林成功的关键,要按照“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的原则选择树种。据此,木耳镇主要选择杨树和香椿两个树种,苗木质量必须达到国标和市标的Ⅱ级苗木以上,达不到标准的苗木一律不得用于封山育林,补植时间在2002年冬季或2003年春季补植。加强种苗质量管理,确保了合格苗用于封山育林补植,封山育林使用的造林补植苗,从源头上淘汰劣质种苗,必须具备种苗检疫证、检验合格证,制定了村规民约合管护制度,严格实行“七落实”,即管护区域、保护标识、管护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管护办法、管护奖惩制度,制定了村规民约,把封山育林区保护起来,使之尽快出成果,见成效。

 退耕还林

本来陡坡垦植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民主动放弃陡坡和边角地的种植,乐于退耕还林。2002年根据区退耕还林(草)工程领导小组渝北退耕【2002】21号文件下达木耳镇的2002年退耕还林任务,木耳镇将任务分解到学堂、花滩、莲花3个村14个农业合作社,面积2000亩,经过木耳镇退耕办精心组织,严格实施,于2002年11月30日全面完成任务,木耳镇于12月3日至5日组成3个验收小组,分别对3个村的退耕还林工作逐户逐块进行了自查验收,结果是:栽植花椒452.85亩58940株,大叶麻竹500亩25000株,桤木498.4亩49833株,杨树336.8亩22566株,柏树369亩150000株,刺槐43亩4773株,成活率达到90%以上,面积合格率100%;石鞋片区2000亩,面积合格率100%。

木耳镇各村退耕还林户数情况表

                                                   单位:户、亩

村名

退耕户数

实施年度

合计面积

2002

2003

2005

白云山

250

1100

1100

垭口

586

2600

2600

学堂

595

2000

2000

白房

445

742

1300

200

2242

良桥

564

1048

1800

1800

4648

金刚

121

210

210

石鞋

310

420

420

五通庙

344

780

780

合计

3215

4000

8000

2000

14000

2004年木耳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7000亩,共涉及6个村,34个社,其中叶河1000亩、坪村700亩、石家村300亩、新合村1000亩、白房村2000亩、新庙村2000亩,种植树种以南抗杨、花椒、板栗等品种为主。7000亩退耕还林约需种苗款58万元,其中引进业主和农民自筹23万元,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35万元,其它粮款补助按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由农民享受。木耳镇高家、天复村位于210国道两侧,地理环境较好好,按照区委、区府210线为伏季水果经济带的规划要求,木耳镇对上述三个村进行了土地整理,减少了土地坡度,改良了土壤,实施种植伏季水果,面积800亩,主要种植品种为优质丰水梨、油桃、凯特梨。按照造林密度要求,梨、桃、杏等水果品种亩植74株,800亩需要栽植59200株,种苗款18万元,由农民自筹种苗款6万元,镇政府补助6万元,申请上级补助项目资金6万元,共同解决种苗问题。木耳镇是由原木耳镇、石鞋镇合并而成,按当时的规划可退耕面积为20000亩,在2002年实施了退耕还林4000亩,2003年实施了8000亩,合计为12000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国土详查土地面积129500亩,计税面积59200亩;人均占有土地3.5亩,其中计税面积1.6亩。基本农田92500亩,其中计税面积51800亩,人均2.5亩,计税面积1.4亩。工程实施后国土详查耕地113500亩,计税面积5100亩,人均3亩,计税面积1.4亩,其中基本农田77800亩,计税面积40700亩,人均2.1亩,计税面积1.1亩。基本农田的减少主要减少了土地面积,而口粮田的面积减少是极少数,口粮产量并为减少,相对来讲,在土作物减少,对饲养牲畜,发展经济构成了一定的影响。木耳镇退耕还林涉及总户数2367户,全部都留足了口粮田(土),无全退户,无未留足了口粮田(土)户。退耕的12000亩当中,生态林占100%,适宜利用的有花椒、食用竹、板栗等为3000亩,占全部的34%,收益时间大致为3-5年,不宜利用的包括杨树、杉树、柏树等,占66%左右。至2006年退耕还林已达14000亩。

 荒山造林

2003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 好中央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切实搞好渝北区2003年度退耕还林工程,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意见》9(渝府发【2002】56号),木耳镇与区政府签订2003年度退耕还林工程目标责任书,实施荒山造林7000亩,其中:垭口村1111亩,白磨村293.3亩,新坝村320.5亩,方山村732亩,桥头村1543.2亩,水鸭村576亩,天泉村1473亩,良桥村560亩,张家村391亩。主要栽植杨树25.2万株、花椒7.3万株、板栗11.2万株、柏树113.1万株、刺槐2.7万株、大叶麻竹5.5万株、桤木3.2万株、马尾松55.5万株、南抗杨15万株、香樟10万株、杉树12.8万株。

2005年,为了搞好后河流域的水土保持,使渝北人民吃上放心水,木耳镇将林业工作重点放在后河流域的整治,实施荒山造林5000余亩,其中:白云山村780亩,垭口村1220亩,主要栽植柏树17.62万株、马尾松19.53万株、刺桐1.78万株、杉木9.53万株。

 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

对耕地实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治理措施。镇镜地处低山、丘陵,多为坡地。对坡土的改造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把坡土改为梯田,二是改顺坡耕作为横坡耕作。与此同时,修建排水沟渠、沉沙凼、机耕道、石板路、蓄水池。把建设果园的“等高梯、壕沟式、土要平、坎要牢、背有沟、水归系、行有路”的标准,因地制宜地推广到各个村社。到2006年底,对坡耕地的治理已达7000亩。

对坡耕地的利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单一的种植粮食作物型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举行。2001年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工程立项后,镇党委、政府及时研究了工程实施的有关事宜,成立了“木耳镇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蒋志林,副组长:刘世全、唐先荣,成员有:王永发、江礼元、王中远、晏刚义、潘世芳、代坤艮、王中田,并明确了职责,负责整个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工程工作。渝北区政府下达木耳镇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工程任务为5000亩,其中改土2500亩,防护林2500亩,为了完成任务,镇召开了党委扩大会6次,专题研究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有关文件,召开村民动员大会26次,对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的目的、意义、技术要求、工程质量作了明确的讲解,使广大群众高度认识,自觉接受任务并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保护水土流失、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渝北城区人民饮上卫生水作出贡献。为保证这项工程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除9名领导小组成员努力抓以外,另抽调4名精干的脱干,采取定人、定村、定奖惩,落实任务的办法,同时与实施该工程的村干部、驻村干部、派驻村的干部签订了责任书,落实了任务和责任,与各农户签订了改土、栽植责任书,规定了改土、栽植的有关要求,对改土不合格的,不予发苗子栽插,并对树苗的管理作了规定,镇政府对树苗、草坪的管理专门发了通告,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以工代赈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一项长治工程,只有合理规划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根据木耳镇实际情况,决定了实施范围,整个工程在莲花、花滩、学堂、新合、方山、桥头、新庙等7个村、27个社,共75个小班,657公顷,其中经济林453.4公顷,防护林203.6公顷。一期工程在莲花、学堂、花滩、新合4个村实施47个小班,360公顷,二期工程在桥头、方山、新庙实施297公顷。分75个小班建设,完成建园改土2500亩,造经济林6300亩,造防护林2700亩,为保证工程质量,让该工程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引进优质果树的情况下,工程管理非常重要,木耳镇在实施该工程中,首先抓了改土、打窝的质量、技术培训,切实做到坎子牢、背水沟、行有路、水归系;其次是请了农业局果经站、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对栽植的水果树进行深耕改土,合理栽植,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及幼树管理技术等进行了培训,发技术资料450余份,使广大群众增强了种植优质果树的信心,懂得了种植技术,转变了群众对种植优质果树、营造经济林、调整产业结构的观念。切实注重了经济收入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结合,在种植优质枇杷、板栗、脐橙的同时,引进了青翠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莲花农业生态园区,实施了“五个一、六个园生态农业”工程,即:一区、一场、一庄、一厂、一圃。一区:优质果树示范区(种植美国油桃等,果树下种牧草);一圃:种植苗圃;一场:养殖场,年产肉鸭15万只,同时养殖珍禽、南江黄羊等;一厂:饲料加工厂,主要用于养殖场饲料供应,满足部分农户饲料加工;一庄:建立农庄。建6园:桂花园、茶花园、百草园、梅花园、蒲葵园、盆景盆桩园,该园的建成,将走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带动木耳经济发展。

第十一节  土地承包及流转

1995年开展了颁发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便于开展工作,镇成立了渝北区木耳镇、村颁证工作领导小组21个,成员104人,镇颁证领导小组:由唐才汛任组长,唐先荣任副组长,成员:王永发、刘正明、宋琼、黄春艳、李万福等7位同志组成,各村分别由书记、村长、副主任、妇女主任、民兵连长等组成领导小组,做到了镇村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把颁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促进了颁证工作的的顺利进行。为了使颁证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三集中,即:人力集中,建立岗位责任制,划片包干,领导分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全镇由机关干部46人组成颁证工作组20个,由驻村组长任颁证工作的组长,配合村颁证领导小组搞好颁证工作;财力集中,在镇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从各部门筹集资金1.6万多元,搞好颁证工作;时间集中,从8月15日开始到10月底止,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确保颁证工作按时、按质全面完成颁证工作任务。木耳镇1995年土地承包涉及共有20个村,202个农业合作社,农村人口22274人,农村户数6962户,耕地面积22650亩,其中:田12104亩,土10546亩,承包地人口21698人,承包土地6829户。全面完成了颁证工作的登记,填写土地使用权证,上报有关表册等工作。

1996年12月13日-15日收集资料,整理档案结束,全镇应颁证20个村,已颁20个村达到100%,应颁202个社已颁202个社,占100%,应颁证6829户,已颁证6744户,占98.8%,缓颁47户,占0.67%,未颁38户,占0.55%。于1995年12月21日,渝北区政府农业办公室检查验收得100分,荣获先进集体。

1997年,以木府【1997】77号文下发关于鼓励投资者来木耳镇开发农业项目的规定,为了进一步加快木耳镇农村经济的步伐,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贯彻“沿边、沿路、沿山”战略和“三高”农业发展的要求,木耳镇对开发农业项目特作如下规定:(1)凡在木耳镇成片开发或专项建设的国内外投资者,可通过出租、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土地、塘库、河道的经营使用权,经营使用时长最高年限为50年,最低年限为5年,期满须续用的,经批准可延长。(2)投资者取得土地等经营权后,应兴办农业项目,合同期内,经批准可依法转租、继承,也可依法以土地经营权与他人入股合资或合作开发。(3)出租、转让土地等经营使用权后,耕作所承担的税费由承租方交纳,土地等出租转让金按出租、转让土地等所处的位置予以确定,具体标准如下:耕地每年每亩:50-500元;塘库每年每亩:50-500元;林地每年每亩:50-200元;河道每年每亩10-30元;荒地每年每亩:30-50元。(4)土地出租转让实行一次性征收和逐年征收两种办法。一次性收取的只按标准计算,不再逐年递增;逐年征收的1-3年缴费基数不变,如4-7年按7%递增,11年以上每年递增10%。(5)土地使用者和投资者如双方愿意,可以用土地进行折价入股合作开发。(6)对投资者吸纳木耳镇劳动力和一次性成片开发200亩以上的,可减收10%以内的出租、转让金。(7)投资者到木耳镇开发,创地方税3万元以上,城镇户口来木耳落户,免收户口增容费;年创地方税5万元以上,农村户口三人可办理农转非到木耳镇落户,免收农转非户口增容费。(8)凡到木耳镇开发农业项目的,第一年免征农林特产税,第二、三年   半征收。(9)除机关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中的引资项目外,对引进项目土地等出租、转让金外的投资额的1-2%进行奖励。

木耳镇农业项目土地出租、转让金分地区收费标准

                                                             单位:元

土地类别

木耳片

白云片

公路沿线

非公路沿线

公路沿线

非公路沿线

250-300

220-250

200-250

180-200

180-220

150-200

120-150

100-130

耕地

80-100

60-80

50-70

40-60

荒地

40-50

30-40

20-30

10-20

塘库

200-250

180-220

150-200

120-150

河道

30-50

30-50

20-30

20-30

2001年,全镇土地流转面积205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9%,参与流转的农户605户,占全镇总农户的8.7%,土地撂荒面积1695亩,涉及农户771户。土地流转以转包、转让、出租方式为主,其中转包1504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3%;转让86亩,占流转总面积4%;互换195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0%;出租265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3%。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其他经营者后,从种植业中解脱出来去从事其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木耳镇莲花村就以出租倒包方式流转土地220亩给个体老板种植花卉、林木,有利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承包合同委员会的职能,按照土地承包政策认真行使其权利和义务,镇、村两级搞好对土地流转情况及时登记、备案,实施土地承包动态管理,准备记录和反映土地承包及流转情况,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和规范管理,切实保护依法流转关系,及时调处流转纠纷,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使基层农经部门调处纠纷做到有章可循,及时受理、规范调处。

2003年,镇成立土地整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顾问:杨万萍,组长:张中远,副组长:唐先荣、汪海,成员:张兴福、梅现兰、杨羚、朱少林、晏刚毅、凌世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国土所,办公室主任由汪海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杨羚、朱少林、晏刚毅、王守勇、曾利、辜庆容及涉及村的全体驻村干部。对土地整理范围内农民承包地上的农作物、种子、肥料、附作物及土地插界确权等按30元/亩一次性补偿,面积以实际整理面积,逐户登记造册核准后实施,经费在土地整理工程费用中安排。整理后的土地原则上纳入国道210伏季水果基地规划,享受伏季水果基地所有政策,不再种植高杆作物。对土地整理工作小组、办公室人员、所涉及村的村干部实行目标考核。如按时按质完成土地整理任务,并通过市区组织验收为合格工程,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人员、村干部予以考核奖励,奖励经费按40元/亩在土地整理工作经费中安排。否则,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人员、村干部予以处罚,处罚标准为:机关干部1000元/人,村干部200元/人。

2004年木耳镇根据渝北委【2004】119号、渝北府办【2004】90号及渝北农【2004】132号精神,就完善木耳镇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有关具体工作,以木耳府【2004】73号文下发各村委会,该项工作主要工作目标,完善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做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和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行为、承包经营权证档案管理“四规范”,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004年农村土地承包工作涉及12个村,116个村民小组,共11906户承包土地的农户,承包木耳镇各集体经济组织耕地共34364.89亩,通过干部群众几个月的艰辛努力,已向农户签合同发证11798份,承包面积31373亩。

第十二节    农业机具

 农业机具

50年代以前,无农业机具。

传统耕作农具为犁头、铁耙、木耙、锄头(分为挖锄、铲锄、点锄)、踩锹、园锹。排灌农具有龙骨水车、扯水车、戽水兜、筒车、竹木水槽等。施肥农具有粪桶、粪瓢、粪舀子等。收割与运载农具有镰刀(锯齿链)、挞斗、挡席、晒席、围席、连盖(枷)、箩篼、撮箕、扁担、扦担、簸箕、筛子、晒扒、风车等。加工工具有磨子、石碾、碓窝、冲棒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机具日益增多。在耕作机具方面,五十年代推广过新式步犁。六十年代中期,手扶式拖拉机从试用到逐步增多,因其体型小巧,在水田中转弯调头较其它拖拉机轻便灵活而受到农民欢迎。灌溉机具方面,五十年代曾试用水轮泵提水。六十年代起广泛推广机电提灌。七八十年代柴油、汽油发动机及电动机逐渐增加,更方便了排灌及加工。植保机具方面,五十年代有单管喷雾器,六十年代推广背式手摇喷雾器、压缩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器。收割机具方面,五十年代中期推广手摇脱谷机,六十年代起有脚踏式和机动式(电动或燃油发动)打谷机、小麦、玉米脱粒机。加工机具方面,六十年代中期逐步用电动、内燃机取代手推石磨、石碾、碓窝,逐渐使用各型粉碎机加工粮食及饲料。在运输机具方面,更是突飞猛进,五十年代多用人力担抬、畜力驮运,人工手推车,稍后改为汽轮手推车,六十年代起多用脱粒机搞运输,八九十年代农用汽车、三轮车渐多,与各型拖拉机并用。2006年,全镇主要农用机具拥有量如下表。

木耳镇农具机具统计表

 生产技术

民国时期,乡镇无专门的农业生产技术机构,农民按传统方法进行生产。水稻种植则撒播育秧移栽,栽清水秧;玉米则分行点播“稀大窝”;小麦则在旱田点播“四方篼”;油菜亦分行点播;红苕则开厢满土“殡种”,割苕藤分行扦插,耕作较为粗放。施肥则一般以土杂肥、灰粪、绿肥作底肥;人畜粪尿作追肥。作物病虫害防治仅用石灰、谷壳灰或烟骨水之类手工抛洒,或人工掏挖捉虫,收效不大。五十年代,水稻推广泥水选种,

第十三节    农业管理

农业在木耳镇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镇领导总是集中主要精力抓农业,全体干部也都重视农业,并设专人或专业机构具体管理农业。

 管理机构

(一)农业办公室

始建于1990年,2006年撤销,并入经济发展办公室。1990-1997年,王远发任主任;1997-2004年,王守勇任主任,办公室人员有甘伟、唐勇、唐兴隆、刘厚伟;2004年至今,唐兴隆任主任,唐勇,办公室人员有王守勇。主要职责是统筹办理农业有关工作,加强农务部门的协调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农经站

成立于1983年,2006年撤销,并入经济发展办公室。1983-2004年,欧兴英任站长,办公室人员有晏小容、黄莉、郑洪君、刘玲、张杰、陈亮、蒋万才;2004-2006年,郑洪君任站长,办公室人员有谭云霓、陈亮。主要职责是三大管理(农民负担监督与管理,农村财务与集体资产管理,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和三项指导(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农技站

主要负责推广农业生产、桑蚕、过境等技术和普及双杂种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四)水管站

主要办理农田水利、水资源、防洪、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农村饮水改造等方面的工作。

(五)林业站

    1978年成立木耳区林业站(其中1983年9月至2003年6月成立了石鞋乡和石鞋镇林业站,站长杨华,后并为木耳镇林业站),当时有正式编制1人,刘继树任区林业站站长;1979年增加1人,即白云乡潘世芳;1980-1982年,木耳区林业站有1人,潘世芳任站长;1983-1988年共有2人,潘世芳任站长,白云乡石昌华为成员;1989-1993年有3人,潘世芳任站长,白云乡石昌华、木耳乡马中琼为成员;1994-2000年8月撤区建镇,共有3人,潘世芳任站长,石昌华、马中琼为成员;2000.9-2003年5月共有1人,潘世芳任站长;2003.6-2005年8月有2人,潘世芳任站长,杨华为成员;2005年8月后,木耳镇林业站合并为木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林业法律、法规和党的林业方针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六项职能。

(六)农机站

1、木耳乡农机站

木耳乡农机站始建于1965年,共有10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工人6人;助理工程师3人,机械工6人。主要负责农业机械的推广、发展、维修、管理等工作。首任站长何云光,中共党员,1985年退休,后来由颜其伦担任站长,并在1991年被聘为农机管理工作人员,2004年在木耳镇农综站退休。

站内有柴油机1台(20马力),抽水机1台,电动机3台(20.5千瓦),大米机1台,粉碎机1台,磨面机1台,搅拌机1台。加油设备油罐1个,容量3吨;大油桶20个,容量3.5吨。车床1台,1台,钻床1台,焊机1台,钳工床2台,打气泵1台,氧焊设备1套。

全乡有农用柴油机65台(507马力),抽水机65台,打米机58台,磨面机42台,饲料粉碎机13台,汽油机8台(12马力),机动喷雾器8台,手扶拖拉机4台(48马力),几台提灌电动机9台(450千瓦),水轮被9台。全乡机电提灌6500亩/年,机械收割1200亩/年,机械耕田600亩/年,饲料粉碎6500万公斤/年,粮食加工7100万公斤/年,机械运输4台/5000公里。

2、白云乡农机站

白云乡农机站成立于1964年5月,第一任站长是张成江,任期是1964-1968年。随后,何俊联(1968-1985年)、张志强(1985-1988年)、唐守贵(1988-2003年)分别担任白云乡农机站站长。2003年,白云乡农机站合并到木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全乡从成立农机站至2003年,共有柴油机80台,电动机320台,农用拖拉机1台,农用运输车4台,其中,1964年-1968年有柴油机10台、电动机25台,1968-1985年有柴油机15台、电动机180台,1985-1988年有柴油机70台、电动机220台、拖拉机1台,1988-2003年有柴油机80台、电动机320台、农用运输车4台。

全乡从成立农机站至2003年,共加工大米、面粉、饲料等97500吨,其中,1964-1968年共加工大米、面粉、饲料等10000吨,1968-1985年共加工大米、面粉、饲料等42500吨,1985-1988年共加工大米、面粉、饲料等7500吨,1988-2003年共加工大米、面粉、饲料等37500吨。

(七)畜牧兽医站

木耳畜牧兽医站组建于1958年,当时由民间兽医入股成立木耳畜牧兽医协会,由雷银成、陈保林、王学进、聂炳轩、李金渝等六位同志组建,由雷银成任协会主任,办公室设在木耳上场口,其主管部门是江北县畜牧兽医协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大牲畜(猪、牛)的疫病治疗,采用传统的中兽医的治疗方法,药物一律使用民间中草药,人员的工资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直接也诊治收入挂钩,上缴管理费作为办公经费。

1959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各家各户的家畜家禽都收归集体饲养,木耳兽医协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创办了动物医院和生猪人工授精站。动物医院设在燕窝(现新合9社),兽医协会的办公地点也同时迁移到动物医院统一办公,人员也随之大量增加,曾一度达到16人。当时工作进行了分工,即分为动物饲养、防疫、门诊、住院治疗及生猪人工授精。协会设立了主任、会计、保管,收入全部交协会,协会按月支付工资,职工吃集体伙食团。

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集体饲养的家畜大量减少,全公社(包括仁睦、白云)存栏生猪400多头,山羊500多只,耕牛400多头,家禽(鸡、鸭、鹅)600多只,兽医人员失去了工作服务的对象,协会同时也失去了收入,职工工资也无法支付,协会的集体食堂也无法继续办下去,职工被迫解散,一直持续到1961年底。

1962年,白云从原木耳公社分离出去,成立了公社,原木耳畜牧兽医协会的人员也同时分配到了木耳、仁睦、白云三个公社,成立了相应的公社畜牧兽医站,木耳畜牧兽医协会更名为木耳区畜牧兽医协会,管辖原木耳区的六个公社畜牧兽医站,并确立为国家设立在基层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受县农业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木耳区畜牧兽医协会和木耳公社兽医站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全站共7人,设站长、会计、保管,由雷银成同志任木耳区兽医协会主任兼任木耳公社畜牧兽医站站长。

1963年,由于土地下户,粮食增产,家畜家禽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仅原木耳公社生猪存栏就达到了7500余头,山羊2364只,耕牛641头,鸡、鸭、鹅也成倍增长,畜牧业已成为农村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

1964年,全公社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家畜家禽存栏持续增加,兽医工作量进一步增大,木耳的兽医队伍扩大为20人。

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开始,导致畜牧业生产下滑,站长雷银成被定为四不清干部,并被免去了职务,由时任王家公社兽医站站长的雷廷明担任木耳区畜牧兽医协会主任兼任木耳乡兽医站站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雷廷明被撤销职务,由时任仁睦公社兽医站站长的雷廷华担任木耳区分会主任、兽医站站长。

1972年,公社畜牧兽医站成立了革命领导小组,由站长雷廷华任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兽医站办起了土制兽药,全公社畜牧业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兽医站的工作基本恢复了正常,持续到1974年。

1974年,公社兽医站恢复站长制,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更名为站长,并执行去分会主任和站长不再一人担任,雷廷华任木耳区分会主任,彭绍触任站长。在农业学大寨的精神指导下,各地大办千头养猪场,木耳公社在马家坝河边(现新合村8社)修建了公社养猪场和生猪人工授精站,饲养生猪260多头,是木耳有史以来最大的养猪场,至今还保留着养猪场地。

1975-1977年的三年间,全公社生猪存栏在6300头左右。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土地承包到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逐年增加,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飞速发展,生猪出栏每年增加30%。80年代初畜牧业收入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畜牧产业已成为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1984年,彭绍触调王家公社兽医站任站长。陈文光任木耳兽医站站长。

1986年,周太平任木耳区分会主任,同年成立木耳区畜牧兽医站,由周太平任站长。1988年在新合村3社修建了办公用房600m2,占地两亩,先后开办饲料厂、生猪人工授精站。于2001年木耳政府修建办公大楼,又把畜牧兽医站迁往原木耳社办企业办公室至今。

1988年,方其昌任木耳乡兽医站站长。

1990年,石昌平任木耳乡畜牧兽医站站长。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木耳地区生猪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全乡生猪存栏2300多头,农村人口人平出栏肥猪1.26头,但由于生猪生产过剩,生猪价格降低。至90年代后期,生猪价格开始逐渐回升。

1994年,由于撤区并乡建镇,木耳兽医站由原来的木耳区兽医站、木耳乡兽医站和白云乡兽医站合并建立木耳镇畜牧兽医站,有职工18人,合同工3人,共计21人,由周太平任站长。

9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已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木耳镇提出了稳定生猪生产、突出禽兔发展、大力发展草食牲畜的工作方针,促进了木耳镇畜牧业的发展。

2004年,由于建制调整,石鞋镇畜牧兽医站合并到木耳镇畜牧兽医站,在职职工达到23人,合同工3人,由周太平任站长。2006年兽医体制改革,兽医站定编7人,控编1人,由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变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