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馆藏

第十章 邮政与信息产业

 

 

 

 

第十章   邮政与信息产业

第一节  邮政

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1939年),设木耳邮政代办所。1956年3月,成立木耳邮电所。1958年3月改为木耳邮电支局。1958年8月至1966年木耳邮电支局长由石绍伦担任。1962年,木耳邮电支局有支局长兼营业员1人,话务员2人。1966年至1969年周连才担任支局长。1969年12月至1973年12月分设邮政、电信支局,至1973年期间,木耳邮政支局长由尹兴贵担任,电信支局长由周连才担任。1974年,木耳邮政支局和电信支局合并为木耳邮电支局,至1980年期间,邮电支局长由周连才担任。1980年,木耳邮电支局有支局长1人,营业员2人,话务员2人,乡邮员1人,机线员1人,代办员1人,共8人。1980年至1983年,石绍伦担任邮电支局长;1983年至1997年7月,李伯君担任支局长。1985年有职工8人,邮电收入9171元,农话收入13333元,报刊流转额为37560元。1997年7月邮电分营成立木耳邮政支局,由郑香林担任木耳电信支局负责人,分营后至2001年8月,木耳邮政支局长李应文担任;2001年8月至2003年11月由吴刚担任支局长;2003年12月至2006年2月由罗胤林担任支局长;2006年3月开始由吴刚担任支局长。

1956年—1994年木耳邮政支局地址在木耳场上场口,汉渝公路侧。期间,于1973年进行了大修,修建1楼1底砖混结构房屋一幢,面积389平方米。

 邮路

1939—1951年是步班邮路,徒步行走,人背肩负。1951年,省邮电管理局开通重庆—大竹县干线的邮车邮路,全江北县以人和、两路、木耳、兴隆、茨竹5个区(所)为中心,组成小环型邮路6条,其中途径木耳进行邮件交接。同年以木耳为中心组成小环型邮路“木耳—王家—多宝—古路—石鞋—木耳”,为步班邮路。1983年,将“木耳—古路”步班邮路改为“两路—王家—多宝—古路—草坪—两路”委办汽车押运邮路。1984年设“木耳—白云”、“木耳—仁睦”、“木耳—新庙”、“木耳—火炬”的步班邮路。2003年设邮件接转点。   

 邮政管理

(一)投递

1939—1955年,木耳未设邮递员,乡村邮递长期采用悬挂招领、赶场自取、亲友捎带的办法。1955年推行邮递员投递试点。 1958年公社化后,设木耳邮电代办所,增设公社邮递员,投送邮件到队到户,其报酬评工记分,参加生产队分配,公社设总电话1部,手摇电话机3部,后又设置红领巾投递站,由少年先锋队员义务投递。1962年,撤销公社邮递员,经调整充实,营业员负责邮政、电报业务及报刊订发,邮件由人背投,电报到邮电局发送。1964年,雇佣人员,推行亦工亦农的投递方式。1972年,按1个公社配备1名邮递员的方式进行投递,即“社办公助”。1980年,实行两社1人制的投递方式。1984年推行乡代投递员制。1992年推行“乡办邮政,有偿投递”,使农村投递有了进展,但送信到户,其班期、路线、时间无法固定,难于考核,流于形式。1998年,全面开展储蓄业务后,木耳代办所抓住地区城市开发建设的机遇,因业务扩大需要,自行购置营业门市一处。2003年6月,实行邮件接转点投递方式,木耳邮政所与区局联网,邮储余额快速增加。7月,开办为木耳中学教师代发工资业务。是年,开办保险业务。

(二)邮编

邮政编码是邮政通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用现代化手段处理邮件,加速邮件传递的必备条件。1980年7月1日,为全国实行邮政编码业务开班时间,木耳乡邮政编码为631127,重庆直辖后变更为401127。

(三)业务项目

邮政业务项目众多。邮政电信分营前有函件、包裹、汇票、报刊、电报、电话、储蓄、集邮等,分营后邮政分管业务项目为函件、包裹、汇票、报刊、储蓄、物流、三农、集邮、特快等,辖王家邮政所和多宝、古路、仁睦、白云及代管草坪邮政代办所。1988年增加快递小包、保价快递小包、特种挂号信件和邮政储蓄,1991年增设有奖明信片,1996年增设特快专递,1997年又增设集邮、邮政广告、邮购、货运直递、企业金卡等业务项目。

第二节   信息产业

 设施建设

铁线单线电话

民国18年(1929年),江北县兴建乡村电话,木耳乡亦置总机一台。解放前夕,线路遭到破坏。

1952年,区公所所在地的木耳乡通了电话,1957年开通了区所在地供销、食品、粮站、税务、市管等部门电话和木耳区公所所辖政府电话。

自民国18年(1929年)-1960年,电信线路全为铁线木杆单线。

铜线双线

1961年木耳电信线路改为铜线双线,1985年木杆改为水泥杆,铁线改为铜线,使用人工磁石式总机。

载波

1986-1988年末改双线铜线为载波。

光环程控

1994年载波改为光环,人工磁石改为程控。1998年后,电信用户发展迅猛。

 通讯

民国十八年(1929年),江北县建设局筹办乡村电话,木耳乡始有电话通讯。电线杆路11公里,主干线接转站总机。除材料、分机由乡公所自行购置外,其他设施由建设局统筹各费,乡公所置手摇电话机1部与县政府通讯联系,属江北县乡村电话管理处管理。后为谋民众通话便利,遵照上级指令,乡公所设电话代办所,自购置电话机设备,配备专职话务员,并挂江北县乡村电话木耳乡代办所白底黑字木质吊牌。民国期间,木耳乡通讯主要由人传口信或传递信函等,打电话者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至50年代末,乡政府装有单机电话与上级联系。1956年,木耳公社设立木耳邮电所。1962年,进行调整充实。1994年,全镇装电话机18部,由手摇式发展为程控式,用户从机关、邮电所发展到各单位、部门、学校、个体工商户和百姓家庭。1997年后,随着镇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安装电话户数不断增加,已有3个村通电话。90年代后,使用移动电话不只是机关干部,村民百姓也开始使用手机。2000年,安装农村电话700多部。2001年,改善通讯设施。一是对全镇未通话的17个村作了电话扩容,新安装电话231门,实现村村通电话;二是在境内建立插转台,全镇拥有移动电话54余部。至2006年,全镇安装程控电话用户达到1208户,拥有移动手机用户6790户。

 电话号码演变

1988年12月30日,市话开通,电话号码均为31XXX,长途区号为08214。

1992年1月28日电话号码升到六位,长途区号使用重庆市大网0811。

1994年各镇开始分批分期使用六位电话号码。

1995年5月22日电话号码升到七位,其中木耳电话号码均为71XXXXX。

1997年3月8日电话号码升到八位,电话号码在原7位号码前加“6”。

 电信设备

农村电话设备:木耳邮电支局总机室称C5端局,1994年7月30日开通木耳HJD04-RW型256。1997年6月,木耳镇单位办公电话和住宅电话统计共32部。农村电话中继线(市内电话中继线于1988年12月30日开通),1986年初为实践17对,载波线路44路,延至1988年12月29日改纵横制,木耳电信支局交换点中继线2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