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馆藏

第十八章 社会风俗

 

 

 

 

第十八章  社会风俗

社会风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代代沿袭的特点,又具有随居民的迁徙和时代的进步而淘汰、融合、更新的变异性。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迁秦民万家入川”,明末,“四川在八十多年的兵敖之中,人口锐减”,清康熙二十四年(1895),从湖北、湖南、陕西、福建、广东“迁民入川”。大量外省人迁入,带来南方北方习俗,随着国际文化的繁荣,各省移民后裔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至清代中叶就有“汉族地区民俗渐趋一致”的记载。辛亥革命时期,民俗变化较大,国民政府,改行公历与农历并存,增加新节、剪辫、放脚、办舞场、设公园、改跪拜为鞠躬握手等。民国24年(1935)推行“新生活运动”,倡导“文明结婚”,规定衣着、发式、仪典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一些机关、学校和企业迁入县境,对民间习俗也有一定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县境民俗已汇流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洪流之中,与临近县区大同小异。

新中国建立以来,传统民俗发生了根本变化。50年代的各项政治运动,对城、乡旧俗进行改造:颁布《新婚法》,清除了迷信、陋习和娼、匪、丐、毒等社会不良现象,同时兴起跳秧歌舞、交际舞等。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依附于私营经济基础的行帮、店(铺)的行规、店规,神会随之消失。文化大革命中,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民间习俗一度否定,民间过年也被“革命化”所替代。直至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文化的日益繁荣,传统习俗才得以恢复。

第一节  人民生活

  

 衣食住行

(一)饮食

1、主食  木耳人素以稻米为主,辅以麦面或玉米面(瓣)。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谷物多为地主、富农占有,为粮商所囤积,贫苦农民和街道平民经常缺乏稻米或稻米不足,而以玉米、杂粮、红苕以及瓜、菜代作主食,常为“包谷羹羹煮红苕”。小灾之年,贫苦之家只得食野菜、蕉头、苕叶、谷糖;大灾之年,以玉米秆、玉米芯、树叶,甚至挖白泥充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大旱,乡民掘食草根树皮,更复食泥充饥,饿殍载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城镇人口按工种(未成年者按年龄)定量供应,农村按产量和投劳投肥进行分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木耳乡农民余粮已属普遍,玉米、红苕之类已大都作饲料。

80年代末至2006年,木耳农村有多年陈谷户增多,93%农户均有存粮。

2、副食   肉类以猪肉为主,禽、鱼、牛、羊、兔肉等辅之。场镇居民食用较农村村民为多。解放以前,农民和场镇平民,一年之中仅遇年节庆典或接待“稀客”食肉数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农民每户平均出槽肥猪1.1头;农民每人平均食肉2.8公斤,食油1.3公斤;绅商每人平均食肉16公斤、食油2.8公斤。蔬菜在副食中占主要地位,过去普遍出产的蔬菜有24种,鲜食之外,常制成泡菜、咸菜,如榨菜、大头菜、盐菜等;或制成干菜如干豇豆、干黄花、干笋、干菌等。此外,还有用粮食制作的菜品,如豆花、豆腐、豆豉、豆酱、麦酱、豆腐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副食品种逐年增加,蔬菜经不断引进推广新品种,发展传统品种,至1985年,四川常见的有14大类,20多个品种。

1985年,木耳乡每人平均主要食品消费量,农村人口为:粮食143.75公斤,肉类20.15公斤,禽蛋1.65公斤,食糖2.70公斤;城镇人口为:粮食112.85公斤,肉类31.36公斤,禽蛋5.85公斤,食糖3.15公斤。

1986年后,木耳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用副食品增加。

2006年,木耳镇农村人口年食用粮220.24公斤,肉类30.1公斤,禽蛋9.8公斤,食糖2.31公斤,食油5.14公斤。

3、饮食习惯  木耳人多饮土产粗茶。清末至解放,多用陶、铜、锡等不同质料容器作茶壶,以棕包、棉包保温。暑季,在乡村交通要道,常有慈善团体设茶亭,向路人免费供饮。细茶只用于接待宾客和操办红白喜事。茶馆则以盖碗茶形式,挂牌供应春茶、沱茶、香片(花茶)、玻璃(白开水)。农村有摊点供应凉茶、漏子糖开水和伴以辣椒、酒醋的凉粉。主食喜好煮米半熟、滤去米汤入瓮蒸熟的白米干饭,而农户用杂粮、瓜苕掺饭时则多采用闷锅饭。一般每日三餐,缺粮之家,常常一日两餐。农忙雇人上工,必于工间加餐名为“过午”,供稀饭、咸菜、糕点、盐蛋或醪糟汤圆。炒菜喜用猪油,贫困户则多以水煮功炒白锅菜。工商户通常在每月农历初二、十六日的午餐食肉,多为回锅肉或烧白,称“打牙祭”,职工中有摊钱买肉“打平伙”的习俗。中农以上人户讲究杀过年猪,腌腊肉储存食用大半年时间。农村贫苦农民,吃的一顿白米干饭,便视同打牙祭。赶场天,街上多有专售炖猪、羊杂碎的摊贩,叫作卖“汤锅”,顾主多是赶场农民。民国初期开始出现火锅店。木耳地区农户宴客最流行“八大碗”、“九大碗”。“八大碗”俗称“肉八碗”,以猪肉为主,通常是扣肉、粑肉、酥肉、粉蒸肉4道主菜,配以少量鸡鸭牛羊肉、芙蓉蛋凑成8大碗,每席用上2.5公斤猪肉,便被称为办得好。饮料多用烧酒、白干。家庭烹调猪肉,以回锅肉、红烧、粉蒸、清炖为常,味偏咸偏辣。就餐皆用方桌,雅称“八仙桌”,入席必尊长辈、主宾坐上席,平辈坐下席,主人坐于主宾之左席上位,一般熟客亲友或晚辈则坐右席。上菜后主人说“请、请”,客人才动箸;主人必须最后离席,否则便为失礼。向客人和长辈敬酒,以“先干为敬”。市街供应寻常食品,常为馒头、包子、米糕、抄手、小面、饴子面或锅魁、汤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场镇习惯为稀饭、馒头、豆酱、油条或面条。农村普遍一日三餐。菜式日渐多样,80年代后至2005年,更多注重营养,经常以荤菜佐餐,再无“打牙祭”之说。“九大碗”以猪为主的酒席,已转变为鸡、鸭、鱼为主和有山珍海味、几色卤菜的四大碟九大盘。从场镇到乡村,火锅逐渐风行,其用料荤素齐备,品种繁多,汤味多麻辣鲜香,也有清汤火锅应市。村居民饮啤酒、汽酒、果酒、名曲酒的数量,超过喝老白干的数量;饮各类汽水、可乐等饮料数量常比酒量为多。各色春茶、沱茶、花茶、乌龙茶和外地输入的细茶取代了“老窨茶”。棕包瓦茶壶,已被各式保温瓶、保温杯所取代。暑季人们以各色冰冻饮品、冰糕、雪糕、冰激凌解渴。

(二)服饰

1、衣料  清末及民国时,官绅富户,常用国产绸缎纱绉等丝织品、细麻布及进口呢、绒、毛线等类毛织品,部分进口斜纹、平纹细布、卡叽等棉织品,时称“洋布”。农民一般多用本地木机织造的棉质平纹窄布、粗麻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一度广为推销苏联进口花布。50至60年代,一般多用国产棉质卡叽、斜纹或平纹细布。70年代后期,国产化学纤维织品大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类纺织品花色品种增多,化纤织品继续增加,纤棉混纺的平布、卡叽、府绸、涤粘平纹呢、隐条呢、华达呢、色织花呢等,皆成为男女老幼普遍选用的衣料。90年代后期至2006年,不同年龄者都喜欢的衣料是棉织品,棉织品又分全棉和锦棉等,均受青睐。

2、款式  清末及民国时期,官绅富户,男性服装一般制成大襟长衫、短衫、对襟短褂、马褂、坎肩、汗衫、折腰丢裆裤;女性服装多制成斜襟短褂、有刺绣的多褶长裙,上衣领部、袖部、衣襟好加异色或深色滚边;老年富翁,各季有丝织面料,内挂羔皮、狐皮的皮袍。工人、农民及平民,男性通常制成长度过臀部及半的大襟上衣、折腰尖裆裤、小折布裙。大都款式较单一,颜色单调。土产花布,是土法腊染蓝印花布,呈蓝底白花样式。儿童服装的衣料款式,与成人无大差异,仅幼童在夏天制作肚兜穿上。2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公布过《服制条例》,定长袍马褂为礼服。民国二十四年四月,江北县政府布告取缔奇装异服,禁止妇女穿睡衣、衬衣上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衣服样式多取短装。50—60年代,成人多制成工人服、中山装、青少年多做成学生服。“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西服、“奇装异服”,妇女亦不敢着花衣、短裙,时兴草绿色军装、军干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服装款式日渐繁多。主要有春秋衫、蝙蝠衫、各式连衣裙、旗袍、茄克、牛仔装、毛料西装以及多种花色款式的童装、男女套装等。90年代后期之2006年,服装设计款式日渐新颖多样,特别是青年女式服装,一年一新款,面料流行颜色也一年一色,儿童及老年服装款式变化不大。

3、穿戴习俗  清末民初,城镇绅商富户,男性喜穿宽袍阔袖、下及脚背略上的蓝色长衫,外罩青色马褂,视为参加典礼,接待宾客的礼服。平时,只着长衫,或外套深色坎肩。个别头面人物外出,外披呢料斗蓬(又名大氅)。衣服纽扣以手工钻花铜纽扣为上乘;一般用同衣料色质的帽结式编结纽扣,女式铜纽扣有镶嵌。女性平时很少系裙带,以隐花衣料为常装,以锦绣衣裙为礼服。未婚姑娘蓄长辫,结红头绳,头发上插少许花钗;已婚青年少妇则满头珠翠,于发结上别金簪玉簪,脚穿绣花鞋,鞋尖常有绒团、彩须的称为凤头鞋。佩项链、戴手镯、戒指、耳环,以黄金为常,镶珍珠宝石、戴碧玉手镯、戒指为贵。男性戴青色绒、缎的瓜皮帽为常,民国流行博士帽、康克帽。脚穿单梁或双梁元青色缎、绒布平底鞋,衣裤均有单、夹、棉之分,少有棉帽,多有棉鞋,并时兴春秋季加套裤(上部至大腿之半,以绳系于裤带)。20世纪20年代,知识界颇好上衣长衫,下穿西装裤,脚穿皮鞋;女性也渐穿半高跟皮鞋,身穿旗袍,在上衣或旗袍外罩毛线衣。20年代普遍穿白色布袜,并先于脚上缠裹脚布包好脚才入袜内。厂制胶底鞋、胶靴也开始上脚。场镇平民通常穿青、灰、蓝三色布长衫,戴青布瓜皮帽,穿圆口平底青布鞋;女生以荆钗布裙为常。乡村农民,男好短装,青壮年无单、夹、棉之分,老年方有棉衣或棉背心;男女皆习惯用白帕、蓝帕缠头不戴帽,腰间好系腰带或围腰(短围裙),脚穿草鞋或赤脚劳作、行路为常。有布鞋,仅在过年过节、走亲戚时才穿上。不着袜,冬天常穿“麻窝子”(竹麻编成的鞋)。草鞋可分为三个档次:低档次俗称“水巴虫草鞋”,绊耳、倒练用竹麻绳,农民、苦力常穿;中档用竹麻、线耳、棉线带(俗名鸡肠带)为倒练,是行商、小贩、机关勤杂人员常穿,也是士兵的军鞋;高档用竹麻、布条或加皮筋为底,丝线或棉绒为耳,是小公务员下乡必备的草鞋,亦是富人夏季的凉鞋。民国七年前后,商贩、作坊业主一般都腰系“裹肚”或肩负“褡裢”,用以携带零散小钱、铜元和成串的小钱之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穿着普遍改为短装,流行对襟、斜襟中式短褂、或青、蓝二色的中山服,女干部、女教师、女学生喜穿列宁装,普遍穿解放鞋、圆口布鞋,戴解放帽,冬季穿棉质短大衣。工商户将旧时丝绸毛料长袍改短,外罩布服,一时笑为“草盖瓦”的着装。1975年前后,冬季流行戴绒帽、穿绒领短大衣、军大衣。到80年代,干部、教师多穿毛料中山装、西装、皮夹克,男女青年穿花色衬衫,冬穿太空服、滑雪衫。一度流行喇叭裤、直管裤,较为持久的是连衣裙、长短裙、筒裙、风衣、长大衣、短大衣、旗袍、羽绒服,穿红着绿,花样翻新。镇街道有的女性戴戒指、耳环、项链等黄金首饰,已渐成风气,戴纱巾、胸花、领花,发上结彩带亦渐流行。城乡成年人普遍戴国产手表,少数人戴进口手表,中小学生也多戴电子手表计时。场镇人多穿皮鞋,青少年喜运动鞋、旅游鞋,夏穿塑料凉鞋、皮凉鞋,农村普遍穿布鞋、胶鞋、塑料鞋,少数穿皮鞋,草鞋已不多见。有为数不多的老年农民,还保留头缠白布的习惯,到90年代这种习惯基本不存在。到2006年,街道与农民穿戴基本无差别。

(三)住房

1、建筑形式  木耳农村中大宅院颇稀少,大地主、地主兼工商业者的住房,都是四合院组成的三重堂和五重堂。富裕农家,通常为木料穿结构的长五间或长三间,一正两偏。都在前后或两侧配以牛圈、猪圈、厕所,圈厕常为草房或全为瓦房。以竹木为架,土筑草盖,陋室两间的平方为数最多。在山岩、江边的房屋,有的建成吊脚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土地改革中,贫苦农民分得了房屋,旧时租佃住房的农户获得房屋产权,激发了改造草房为瓦房、改造平房为楼房的积极行动,棚房、岩洞房逐步抛弃。80年代以来,农村中的草房大部分改建为瓦房;主要公路沿线的村社,砖木结构、预制结构的小楼房及城镇中砖混的多层楼房与日俱增。多数房屋水、电、气三通,一般都建成有阳台、有卫生间的套间,多为水磨石地面。50~60年代修建的楼房,多数墙外不加粉水;至1985年及以后,其门面、阳台、临街墙面,大都装有瓷砖,或用各类马赛克甚至大理石贴面。

90年代至2002年,木耳80%左右农户修建一楼一底楼房,设施较为齐备,改善居住环境。2003年开始,木耳进行开发建设,一部分农房撤除后,陆续进住面积不等的小区楼房,直至2006年。

2、居住习惯  清末及民国时,木耳地区各个家庭,多习惯于祖孙三代同住,更以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为荣。有血缘关系的同一族姓,常好相近居住。宅院中的正屋由长辈居住,厢房由晚辈居住,楼屋由姑娘居住。正房正中为堂屋,寝室设在堂屋左右。堂屋是会见宴客、举行婚礼、进行家祭和教训子弟的处所。清末官宦居住的公馆、宅院,大门上方挂户主或其上辈的官爵或职称的匾额。文人雅士或附庸风雅的富室,常将宅院题名为“庄”、“庐”、“园”,嵌刻于门额。又官绅在住宅外别置园林游息处为“别墅”。一般住户和店家,在大门上方挂“明镜”或传说能镇邪魔的“吞口”(瓢形木刻雕像,面目狰狞,口含宝剑)。公馆、大宅院大门内的中门不常开,只在红白喜事或迎送贵宾时开启,平时出入须走侧门,厢房正门常有附设“腰门”,正门两扇天明开启,腰门两扇高约齐肩,常闩。农村长三间、长五间住房也有设腰门的。在大家庭中,翁公不入媳妇寝室,兄长不入弟媳寝室,遇事相商由婆妈或弟妹通传至堂屋或书房相见。农村屋少人多的贫家小户,常有未婚男青年暂住猪、牛圈屋及父母让出所住正屋给结婚的长子、自己退居厢房的习俗。大家庭大都难以维持四世、五世同堂;分家之时,请亲族到场,由有声望的长辈作代表,在拟定的“分管文约”上签名画押,吃一顿分家饭,即分家立户。也有分家不分灶的。各类住宅多在房前屋后种有竹和果树,常为慈竹、花椒、皂角等。建房、住房选址甚为讲究,常迷信阴阳先生选定宅基,流行有“穷住沟,富住岗,背时莫住梁梁上”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代以上同堂的大家庭逐渐减少,父母子女同住的小家庭渐增。单位退休人员,两老同住一处,子女独立成家甚为普遍;父母退休金微薄,子女按月送赡养费,节假日带孙儿女到父母处团聚,或几天探望一次。农村中老人,往往和一个子女同住,其余子女定期提供赡养粮食、零用或轮流到每一个子女家食住一段时间。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生活无依靠的老、弱、孤、寡、残,得到公益金的供养,分散居住于原地。其后木耳乡建立集中供养的敬老院,实行保住、保吃、保穿、保医、保葬的“五保”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敬老院养老事业更加发展,“五保”老人供养进一步落实,增添文娱活动设施,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落实护理人员。居家生活用品,旧时多用木盆、陶壶、锡壶或铜壶,老式木床、木柜、长板凳、木瓢、木勺、铁锅、竹编蒸笼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5年,搪瓷、铝制壶、盆、瓢、勺、锅,塑料盆、桶、篼,不锈钢餐具,组合家具,铁木结构的收折桌、折叠椅、弹簧床及各式沙发,相继在城乡住房中广为陈设使用。旧时起居,城乡少数富家有挂钟、座钟显示时辰,城镇平民听“更锣”、午时炮,农村农民听鸡鸣、看太阳方位。1985年,街道农村住户绝大多数有钟表,或听收音机报时。

90年代至2006年,木耳地区居住多3口之家,夫妻两人和一小孩。也有其父母为照顾孙辈与其子女居住。其家庭住房较80年代有进步,多为楼房,室内不仅有组合家具,还有彩电、VCD、冰箱、洗衣机等。

(四)出行

1、交通工具  清末民初以马、轿、滑杆、木船代步。少数富室养马,乡村医生有养马骑乘的。主道上有私营“溜溜马”供雇乘。“轿行”,有2人小轿,习称“街轿”、“鸭蓬轿”,供旅客租用。民国时流行“滑杆”供人租用。滑杆形如担架,惯用斑竹或黄竹轿竿,两端绑短竹块作抬肩,用竹片麻绳串成坐卧部分,脚端悬横竹以踏脚;夏天则用白牙布撑为凉棚,乡场间常有雇佣,收费颇廉。

解放后,轿子、溜溜马逐渐淘汰,唯滑竿在乡村尚有留存,多作接送病残老弱之用。

80年代后,木耳地区开通客车,人民出行乘坐公共汽车或小轿车,也有坐摩托车的。

2、出行风俗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木耳人多感“出门难”:白天怕土匪拦路抢劫,路远怕当天赶不到目的地,夜宿怕误投黑店。单身出行,捷径不敢走。须择大路行;官员出行,须带护卫;绅商则常须请人当保镖。一般人多结伴同行,“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奉行“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信条。富人走亲戚、去城镇,由佣人背背篼、携提盒,或桃皮篓(竹编有盖,约60厘米高的方形篓);农工平民则携提篼、背背篼或提包帕。乡村学生上学用竹编提篼或棕编提包,城镇学生用挎包式书包或藤篮;中学生入城住读,多用竹编书箱;或羊皮木框衣箱。奔走求职者,携一极小的“棒槌包袱,头戴破帽;沿门求乞者,提一破砂锅,握一打狗棍。子弟远行者,必祭告祖宗家神,向父母、祖父母跪拜辞行。初次出门远行,父母、兄长必授旅途知识,嘱其谨言慎行,告诫莫贪图便宜、莫轻易与人一见如故。在外地就业就职者,讲究“来参去辞”、“行客拜坐客”;每至新地,必先到当地的老师、师父、亲戚故旧家拜望;就别故乡归来,也不待长辈、亲友先来看自己。离职离业转异地,均须前去师长、亲朋故旧处辞别,请赐教言。居家则有为新来者设席“洗尘”,为将离去者备筵“饯行”的习俗。清末官绅文士的拜访,通常手书名帖;民国时官绅商学,始普遍使用印制名片,名片上纵书姓名,下注别号,左上角印出职称或学衔,右下方印籍贯。日常走访则避三餐用餐之际,避深夜叩门。路遇师长,必趋前问好而后行;遇同辈亲族邻里必拱手为礼;遇老弱病残和负重者,必自动让道。无论作客、居家,“出必告,返必面”。木耳农村人路遇相邻或串门,每先懂问:“吃了饭没有?”“走哪去?”,对方则以“走人户”、“赶场”等语作答,表示乡谊。民国时期中小学生,春秋季常有老师带队集体出游的短途旅行,士农工商和普通公职人员则极少有余钱旅游出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公路渐成网络,溪河渡口多建坚固桥梁。1985年,全乡实行改革开放后,新出现个体私营出租汽车,随时为急需赶路、运物者提供方便。出行时普遍使用帆布包、塑料旅行包、旅行袋、皮包或人造革制提包、背包;农村中仍有少数人家用背篼、提篼出行。夜间出行普遍使用手电筒,旧时用麻秆、“亮槁”照明行路的状况已极罕见。人各一床,备有收音机、电视机的中小旅馆,取代了旧时连床通铺的客栈。路遇师友亲族,普遍以握手、点头、问好为礼,或举手、微笑示意。80年代以来旅游日渐兴盛。企事业单位每年或分期分批以福利费送老干部、先进生产(工作)者、退休职工去外地风景区疗养。

90年代后至2006年,出行交通工具多样,有坐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的。随着私家小汽车不断增多,有的节假日自驾小车旅游,或几家人组队旅游,一般住标准间旅店。

 民间风俗

(一)传统节日

1、过年(春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年进入腊月(农历十二月)家家户户筹办“年货”,腊月二十三日祭送灶神菩萨后,普遍打扫扬尘,扫庭院。三十日夜(除夕)贴春联、门神、年画、挂檐灯,迎灶神,家庭吃团年饭,长辈给未成年晚辈发“压岁钱”。除夕“守岁”至深夜,农村多烤柴火,场镇多烤炭火,叙天伦之乐。初一晨子时(零点),放鞭炮,家长整理衣冠,燃香烛祭天地、拜祖宗。随后,按历书记明的新年吉利方向出行数步或十步,再拜“喜神方”,称为“出天行”(出天方)。天明后,晚辈向长辈行叩拜礼。早餐必吃汤圆,午、晚餐多食挂面,佐以糕点。早餐后近亲近邻长辈拜年,到直系尊亲坟地焚香化帛,在家打闹锣鼓,有“初一不出门”的说法。各个家族,常选定初三至十五间的一天年年同日办“春酒”,族人亲戚相聚拜年。场镇富豪、富商,常专请一次春酒,备盛宴迎请头面人物和关系户。有的富商,办春酒连3天,分别请头面人物、一般亲族朋友、女眷。初九日称为“上九”,龙灯、狮子开始场镇沿街献技,到军政机关、大厂或大户贺年,并伴有锣鼓、彩船、彩灯、连箫队。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为过年的最后一天,木耳地区俗称“过大年”,纷纷到场镇街道观花等看热闹,人群如潮,商家、住户和街段牌坊的彩灯大增,寺庙、会馆高挂“天灯”,由33盏增至108盏。玩狮子、龙灯达到高潮。元宵之夜家家吃汤圆,并在大门口设案摆汤圆一碗献谢天地,如有偷吃富人家献贡的汤圆以为有利于早怀孕得娇儿的习惯。还有乘夜到农家菜地“偷青”以为可免灾改福的习惯,如农家发现将偷菜人吓走而已,也不以偷盗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90年代,国家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正月初一至初三放假3天。节前打扫环境卫生,“除夕”吃团圆饭、贺节习俗不变,迷信活动如祭灶神等活动消除,以取代的是“春节联欢会”、“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团拜活动。镇组织慰问各系统职工和坚守岗位的职工,看望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百岁老人。文化部门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组织腰鼓队打腰鼓、扭秧歌、文娱演出等。有的人趁春节办婚事成风。

90年代末至2006年,国家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春节放假7天。家家户户除节前打扫家庭卫生外,吃“团圆饭”不一定是在“除夕”,约好子女及直系亲族,在腊月二十后任意选定一日即可。镇领导仍分别慰问企业职工,看望孤寡老人、百岁老人,贫困党员、困难群众。镇组织文艺演出以示庆春节到来。绝大部分职工、农户在“除夕”夜晚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文艺节目,少数则自娱自乐,如与长辈或家人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唱歌等。大年初一,一般选择在家休息或走直系亲戚,此后有的外出度假旅游,更多的便是到直系亲属家拜年,除送礼品外也给未成年晚辈发红包(压岁钱),一般每人发50~100元不等,多的则是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也有的选择找亲戚朋友打扑克或打麻将娱乐。木耳地区绝大多数在春节期间择日到已故直系尊亲坟地(墓地)烧香拜祭,也有少数者用鲜花祭祀。正月十五镇文化部门组织文娱节目演出闹元宵,以示节年结束。整个过年(春节)期间,放火炮、礼花庆祝节日最为突出,从除夕夜零点到正月十五期间,每天均有人放,特别是“正月十五”除夕夜,火炮声此起彼伏,有的则连绵不断,使整个天空烟雾缭绕。总之传统节日的隆重欢乐气氛长盛不衰。

2、清明节  木耳地区系有在清明当天祭祖扫墓的传统。清末民国时期,族姓在祠堂举行春祭,为“清明会”,族长率领族人到祖坟扫墓,“挂青”(黄白纸系于竿上,插在坟头),然后聚餐。寒微细族无祠堂者,就轮流在祖坟附近的族人家中值年办会,祭祀挂青如常。乡村人家多采野生清明菜和以糯米面做清明粑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地区仍保持清明节扫墓、吃清明粑习俗。“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认为这是“四旧”,清明无人到坟前烧香化帛,也没人吃清明粑。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06年,人民扫墓烧香焚纸依旧进行,吃清明粑之事逐渐淡化,在青少年一代中无人知晓吃清明粑含意,很少有人食用清明粑。此节中,各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英雄墓前扫墓。

3、端午节(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美好的节日,一切活动围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和寄寓清除疾病的意思。农村、街上都有包粽子、吃盐蛋、做香包(包以香料于衣襟)、划龙舟习俗。家家户户在门上挂陈艾、菖蒲,意为“避邪”。还用陈艾、菖蒲等草药熬水饮用或洗澡祛毒,用大蒜和雄黄兑水酒于屋内阴暗角落或屋前屋后,防疫除菌。有的饮雄黄酒,并涂小儿额上,保“无虫蝎之患”。谚曰:“一年满包粽,十年梭不动”,有的编粽扇,以粽子、扇子为节日互赠礼物。有的还早起不讲话,到野外吃鱼腥草,以露水抹身,认为此举可消灾除病。当日饮食一般早餐吃粽子、盐蛋,午餐吃苋茶、粉蒸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端午节日气氛日趋淡化,木耳农村仍保留门上挂陈艾、菖蒲,以晚辈上长辈家拜节为主,特别是姑娘、女婿回娘家拜节,其余的习俗不复存在。

4、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吃月饼、糍粑、果品、瓜籽,赏月团聚过节,饮桂花酒,亲朋好友互赠节日食品。儿童玩“香”(以拿顶置橙柚,上燃点数十炷香)、兔儿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节习俗沿袭不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党委政府还在此节前后举行中秋茶话会,邀请老干部、社会人士代表座谈共度佳节,各企事业单位还以不同形式进行庆祝活动。村民便走亲访友,主要是晚辈到长辈家拜节。

5、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九”。重阳登高、赏菊习俗,古已有之。旧时,境内知识阶层,沿袭于是日登高怀旧,结伴登山宴饮,赏菊赋诗。老弱妇幼,则改登楼台。

80年代后,木耳党委、政府每年重阳节组织老干部、镇内老人举行各种活动,并向老干部、百岁老人、“五保”老人赠送礼品。

(二)法定节日

1、元旦  辛亥革命后始用公历纪年,以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民国时期,机关学校元旦升旗,张灯结彩,贴楹联,民间流行互赠小如名片的微型贺年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规定元旦放假1天。50—60年代,此日机关、学校普遍升国旗、挂彩旗,露天演出歌舞、戏剧、入夜放映电影。70年代后,街上增办物资交流会、展销会。80年代初期,木耳镇放映电影。改革开放后,商品展销活动更加热闹,干部群众购买挂历、年画、贺年卡数量大增。90年代末至2006年,木耳机关学校按重庆统一规定放假,按国家规定为1天,再加上节前或节后的其中1周周末两天累计为3天,方便干部群众走亲访友或外出旅游。

2、春节  详见传统节日“过年(春节)”

3、妇女节  公历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民国时期,木耳地区无人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木耳地区妇女代表参加江北县妇联举行的庆祝活动,本地区妇女组织亦举行座谈会、表彰会等。节日前后,县妇女组织还到该地区检查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情况。90年代后至2006年,每年三八妇女节均要组织女职工活动,项目有文娱演出、跳绳、踢毽、打篮球等。5年1次推选妇代会代表,评选先进,如“三八”红旗手、种养殖大户等。

4、植树节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委会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0年起,每年是日,木耳地区机关、学校及社区居民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活动。每年每人植树数量不等,少则每人10余株,多则数十株,一般在15株左右。

5、劳动节  公历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国务院规定5月1日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节日,机关单位放假1天。是日,木耳地区举行各种活动庆祝节日。1999年后至2006年,“5.1”假增至7天,举行纪念活动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有的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有的走亲访友,有的进行娱乐活动,愉快度过假期。

6、青年节  为纪念1919年北京学生“五四”运动,国家规定公历5月4日为青年节。每年此日,木耳镇团委都要组织镇团员、青少年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新团员宣誓、参观革命纪念馆,为敬老院老人打扫卫生等。还举办文艺晚会纪念节日至2006年,年年皆是。

7、儿童节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莫斯科会议决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是日,社会各界多向幼儿园、小学校赠送玩具、书籍、文具等礼品,医药卫生部门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咨询,文化教育部门为儿童举办电影专场,举行丰富多彩的少儿文体活动,如少年儿童篮球、乒乓球、跳绳、拔河等比赛,文艺演出等。小学生于是日举行少先队员宣誓仪式,表彰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至2006年,年年如此。

8、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为纪念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规定每年7月1日为党的生日。每年是日,木耳党委召开机关党员大会,表彰先进党支部、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节前进行党支部考核评比,节后,各支部修订下年度工作、计划和创先争优规划。

9、建军节  公历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每年此日,木耳镇党委、政府举行庆祝会、座谈会,组织慰问当地驻军,招待荣誉军人、军属、烈属、复员退伍军人。镇民政部门检查“拥军优属”和“优抚”工作。木耳地区各单位也在内部举行转业军人座谈会。这些活动的从50年代起直至2006年,年年进行。

10、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公历9月10日为教师节。当年,木耳地区教师受到江北县级领导慰问,30年以上教龄老教师获《荣誉证书》,每人获县财政拨款人民币10元。此后,逐步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每年9月10日前召开庆祝大会,会上表彰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镇领导在会上颁奖。有的还举办文娱演出,庆祝教师节。至2006年,年年如此。

11、国庆节  为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规定10月1日为国庆节,机关单位放假2天。每年此日木耳镇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均升挂国旗,悬挂革命领袖肖像,张灯结彩,贴楹联,办墙报,举行文艺演出。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木耳地区逐渐普及电视机,人们在节日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国庆文艺晚会实况节目。境内婚龄青年选择国庆节举行婚礼的逐年增多。1999年后,国庆节称为“十一黄金周”,放假7天,节日期间,除走亲访友外,外出旅游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至2006年,年年如此。

(三)地方语言

木耳地区语言接近重庆市区语言。与普通话比较发音特点为没有卷舌音,发“zh”、“ch”、“sh”为“z”、“c”、“s”,“n”与“l”不分,某些声母如“h”与“f”相混,如父(fu)、“虎”(hu)同音皆念“fu”(“父”念上声、“虎”念去声),孩(hai)、鞋(xie)颠倒;在韵母和声调上也有差别,如“生”(sheng)、“孙”(sun)部分皆念(sen),还往往将普通话念上声的念去声、去声的念为上声等。

1、语言特点

语言结构上,常用一些习俗加词,比较多见的是:名词后加“巴”:如尾巴、嘴巴、牙巴、泥巴、盐巴等;动词后加“倒”:如睡倒、站倒、摔倒、看倒、估倒等;形容词前加“邦”、“胖(pang)”、“昂”、“溜”、“嘿(he)”等附加成分:邦硬、绑紧、胖臭、昂苦、溜酸、嘿高、嘿起逃(tiao一条音);形容词后加“得很”、“要死”、“死了”等尾缀成分:安逸得很、舒服死了、热得要死、难得要命等;语气词省“吗”加“不”:如你吃饭不?这戏好看不?你明天还来不?与此类似的还有:好不好?要不要?去不去?来不来?等“矛盾统一”的疑问句;单音重叠词加“儿化音”比较普遍:碗碗儿、杯杯儿、碟碟儿、轻轻儿、洞洞儿、铃铃儿等。

2、亲属称谓

父亲:大部分称爸爸。

母亲:大多称妈妈,农村少数称奶奶、娘。

伯父:普遍称伯伯,亦有对父亲的胞兄、堂兄称伯伯,并按排行长幼称大伯、二伯……。亦有称大爸、二爸……的。

伯母:多称伯娘,少数称伯妈、婶娘,也照加排行。

叔父:对父亲的弟弟加排行称二爸……幺爸。

叔母:称婶,二婶…...幺婶,少数称二妈……幺妈。

岳父岳母:随妻称。与人交谈称老丈、丈人、老丈母、丈母娘。

祖父:普遍称爷爷,亦有称公公、公,有弟兄则加排行。

祖母:称婆婆,照加排行。

曾祖父、曾祖母:均称为祖祖。外曾祖父、曾祖母同。

外祖父、外祖母:称外公、外婆或家(ga)公、家婆,或统称家家(ga ga),多位则加排行。

舅父、舅母:称舅舅、舅娘或舅爷、舅妈,少数称舅母为姆姆,多位加排行。

婶(娘):父亲的弟媳,加排行称几婶。

姑父、姑母:姑爷、姑妈或孃孃;未婚前通称孃孃或姑姑,亦加排行。

姨夫、姨母:称姨爹、姨妈,加排行称大爹、大妈或二爹、二姨……

表兄弟、表姐妹: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男性和统称老表,或排行加老表。

丈夫:称男人、门前人、当家人。

妻子:称堂客、屋头的、婆娘。今亦有称“爱人”的(注:“爱人”一词,旧时专指恋爱中的双方;如已订婚则称未婚夫、未婚妻)。

儿媳、孙媳:公婆加娘家姓氏称某女、某姑娘,孙媳则称某少姑娘。

父母的朋友:依年龄加姓氏称伯伯、叔叔。如系世交则称世伯、世叔。对女性称孃孃

舅子:妻子的兄或弟,称呼时加排行,随妻称。今多直称名。

姨姐:妻子的姐姐,称呼时加排行,随妻称。

姨妹:妻子的妹妹,称呼时加排行,随妻称。

兄、弟、姐、妹:在父母(含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所生的子女中,年龄大的称哥、姐,年龄小的称弟、妹,称呼时加排行。

堂兄、弟、姐、妹:伯父(母)、叔父(母)所生的子女中,年龄大的称哥、姐,年龄小的称弟、妹,称呼时加排行。论其嫡与非嫡时加“堂”,当面称呼,如同胞兄、弟、姐、妹。

姑表兄、弟、姐、妹:舅父(母)或姑父(母)所生的子女中,对男的统称老表,对女年长者称姐,年小者称妹。称呼时加排行。

侄儿(女):哥哥、弟弟的子女。

外侄儿(女):姐姐、妹妹的子女。

内侄儿(女):妻女娘家兄、弟的子女。

表侄儿(女):表兄、表弟的子女。

姨侄儿(女):妻子娘家姐、妹的子女。

对于侄辈,除论及戚数辈份关系外,一般均直称名。

一般人际交往称呼:邻里间依年龄加姓氏敬称爷爷、婆婆、伯伯、叔叔、大哥、大姐。农村中常称年高者为大爷或姓氏加大爷。旧时常称中年以上知识界、医生和教师为先生、老先生,工商界为老板,手艺人为师傅,手艺高的为掌墨师傅、大师傅。对陌生人则按不同年龄性别称老大爷、老奶奶、老太爷、老太婆、老太太、大嫂、大姐、大妹子、小兄弟、小朋友。80年代有只称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和军警干部、战士为同志,泛称中年以上者为老师、师傅、老师傅的风气。

3、生活用语

汗套儿—内衣

褂褂—背心

窑裤—短内裤

滚身—对襟棉袄

粑粑—泛指发糕、锅魁、烧饼、馒头

打饱嗝—胃里气体从嘴里出来时发出声音

歇房、房圈儿—寝室

吃福喜—吃白食、占便宜

打平伙—凑钱吃喝、加荤菜

打牙祭—吃肉食

估倒—强迫、执意

皮绊—纠葛

扮灯、涮坛子—开玩笑

拣相因—拣便宜,买到廉价物品

惯伺(si)—溺爱、迁就

帮腔—为某一方争辩

冲壳子—说大话、言过其实

驾云—说谎

搬嘴劲—争辩

吃期头—说话占便宜

不依教—不同意,一定要弄清是非

开黄腔—说外行话

扯把子—编造谎言或天南地北随说一通

煞角、幺台—结束

夹磨—给小鞋穿

垮杆—垮台

理麻—追问,追究

经佑—照护、护理

戳笨—出差错

麻啄(zua)—指责

巴实—合适、妥帖

阴倒—不露声色

松活—轻松、宽裕

麻溜—速度快

刁歪—挑剔

架墨(me)—开始

宝气—表现愚蠢可笑

巴到—接近;沿着;倚仗

带息—一起;被牵连

正南齐北—正派;真实;认真

泫几搭搞—罗嗦、赖皮

假巴意思—非真心

猴急舞跳—不文静

摆龙门阵—聊天、闲谈

咬倒犟—无理坚持

活甩甩—不可靠。又说吊二活甩

扎(za)起—站在一起,大力支持

喊醒、叫明—说清楚

搁平、捡顺—解决好

拿言语—求人办事,接头、交涉

打摆子—患疟疾

棒老二—土匪

抱膀子—打牌给人家当参谋

背时—倒霉

编方打条—想方设法

叉巴—指女性言行过于随便,不庄重

耸祸—挑拨是非

搭白—接着别人的说话插话

老火—严重、加重、艰巨、困难

打锭子—用拳头打人,引申为猜押题

打和声—随声附和

叽喳—说话唠叨

打嫩颠—咒人短命

大天八亮—天色大亮

藏猫—捉迷藏

颠东—昏愦糊涂(多用于老年人)

斗碗—大号碗

对头—正确、合适

耳巴子—耳光

二回—下次

翻稍—由输变赢。引申光景由坏变好

膈食—消化不良

关火—能起决定作用、很好

鬼板眼—鬼名堂

滚水—较烫的热水

寒天—不赶集的日子

滑刷—光滑、油滑

黄棒—门外汉

扯谎宝—编造谎言的人

耙耳朵—畏惧妻子的丈夫

将就—迁就、顺便、凑合、勉强

甲舌子—口吃的人

茧巴郎—口吃的人

讲理信—民间评理、调解纠纷

—争辩

—性情执拗,不愿改变

郎个的—怎么的

吊儿郎当—不正经

高头—上面

撑花—伞

耍抖摆—设圈套算计别人

丢嗨实—打赌

码倒—倚仗势力或优势压制住别人

洗刷—(1)洗涤;(2)数落、训斥

刮胡子—(1)刮胡须;(2)批评、训斥、责备

—(1)倾斜;(2)盛气凌人,霸道

—吝啬

—(1)挖取;(2)好占便宜,斤斤计较,要价苛刻,吝啬

—(1)超越;(2)摆阔气,讲时髦

(四)谚语

1、节令谚语

立春起风,三月(指农历,下均同)如冬。

立春一天晴,耕田不费神。

雷打惊蛰前,五日难见天。

春分有雨,坛坛有米。

懵懵懂懂,春分下种。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清明无月亮,田栽不上。

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比。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麦怕清明连夜雨,谷怕寒露一朝霜。

立夏栽秧天赶天,小满栽秧时赶时。

立夏不下,犁头高挂。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端阳有雨是丰年,中秋有雨无小春。

芒种闻雷声,五谷庆丰登。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十八砣。

麦奔立夏谷奔秋,麦子挨到小满收。

小暑南风十八潮,大暑南风点火烧。

立秋无雨送秋干,送秋无雨一冬干。

处暑天气晴,干死巴茅林。

不冷不热,五谷不结。

重阳不打伞,胡豆花秆秆。

霜降起风又下雨,麦子收成了不起。

立冬三日,水冷三尺。

东芝起雾又起风,来年干旱必定凶。

小雪下了雪,来年干五月。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把田犁。

三九不冷六九冷,六九不冷倒春寒。

2、 生产谚语

人不知春,草木知春。

春争日,夏争时,万事宜早不易迟。

年怕中秋月怕半,庄稼最怕遇懒汉。

秧子一寸深,活路扯不伸。

栽秧栽得嫩,犹如上道粪。

立夏立夏,见到亲家不说话。

三月撒秧四月栽,五黄六月谷怀胎。

四月立夏麦田黄,割了麦子栽高梁。

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

若要苞谷大,莫要叶打架。

七月半,栽早蒜;八月中,栽大葱。

七葱八蒜九头。

寒露胡豆霜降麦,立冬油菜绵不得。

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犁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

害虫除光,粮食满仓。

积水如积金,囤水如囤粮。

穷不离猪,富不离书。

学到科学种田,包你家家有钱。

一粒好种,千粒好粮。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农闲变农忙,副业有名堂。

不怕慢只怕站;要想吃饱饭,就得汗水换。

毁林开荒,农田遭殃。

种树种草,土肥不跑。

养兔喂羊,本少利张。

有棕有桐,世世不穷。

惊蛰撒秧,谷粒满仓。

冬天积堆草,来年是个宝。

娘壮儿胖,秧壮谷肥。

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好媳妇要拣,好种子要选。

苞谷锄得嫩,当淋一道粪。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庄稼一枝花,科学管理来保它。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勤人走三遭,懒人压断腰。

人怕老来穷,树怕钻心虫。

牛要放,猪要胀。

谷怕午时风,老牛怕过冬。

种田不喂猪,犹如秀才不读书。

猪吃白样草,饲料不难找。

家有千窝竹,后人坐享福。

家有口鱼塘,当个小银行。

绿树满村庄,不怕年岁荒。

家有菜一厢,抵上谷一仓。

小春损失大春补,农业损失副业补。

3、生活谚语

礼貌是人的脸,知识是人的胆、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哪怕门对门。

酒肉朋友易找,患难之交难逢。

冷菜冷饭难吃,冷言冷语难听。

和气家不败,气高要蚀财。

铁冷了打不得,话冷了说不得。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要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思有时。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杆秤。

家中有个老,犹如有珍宝。

勤劳的人体壮,懒惰的人病多。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际在于勤。

一勤天下无难事。

马儿再好也要套,娃儿再乖也要教。

子女太溺爱,害了下一代。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要得兄弟亲,帐目日日清。

忘了爹娘情,如何教后人。

不孝父母不为人,前传后教是真情。

年老多病痛,儿孙要敬奉。

寡酒难吃,寡妇难当。

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

庄稼汉爱秧地,丈母娘爱女婿。

要吃饭,大家干。

家有千金,不点双灯。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有了一顿耸,没得吃谷种。

吃药不投方,哪怕用船装。

黄瓜上市,太医行时;萝卜上市,医生背时。

提倡晚婚新风尚,嫁女结男都一样。

正业不务,吃掉衣裤。

赌博赌博,越赌越薄。

偷盗源于赌博,命案常出奸情。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儿不嫌母丑,狗不怨家贫。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人亲财不亲,财利要分清。

车到山前必有路,退后一步自然宽。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太阳落山要回转,光阴一去不回头。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好话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结交一人难上难,得罪十人一时间。

明人不用指点,响鼓不用重锤。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跟好人,学好人,跟到巫婆学跳神。

4、气象谚语

立春雨淋淋,阴阴晴晴到清明。

春寒雨,夏寒晴,秋风一场大雨淋。

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

惊蛰动了风,吹到五月中。

复至夏至,太阳下地。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七月秋风渐渐凉,八月干死老青

秋夹伏,热得哭。

打雷立秋,干断河沟。

处暑落雨十八闹,一天要落七八遭。

霜降前降霜,担米如担糠。

白露天气坏,谷在家中晒。

太阳戴圈圈,雨落明后天。

早烧雨,晚烧晴(晚烧即晚霞,早烧即朝霞);

云朝东,一场空;云朝南,水满田;

先打雷,后落雨,当不到早上大露水。

鱼儿乱跳,大雨来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一场大雨就来到。

(五)歇后语

歇后语是既诙谐又形象的谜语式地方语言,其意在谜底,向为城乡群众所乐道,雅俗共赏。

半天云挂灯笼—高明。

半天云挂口袋—装风(疯)。

抱菩萨洗澡—淘神费力。

菜刀打豆腐—二面取光生。

狗吃牛屎—图多。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耗子爬秤钩—自称。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猫爪糍粑—脱不到爪爪。

丁丁猫(蜻蜓)想吃红樱桃—眼睛都望绿了。

老汉唱戏—过说。

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

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

青菜煮豆腐—一青(清)二白。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歪嘴婆娘照镜子—当面丢丑。

扁担吹火—一窍不通。

蚊子叮菩萨—认错人了。

阎王做报告—尽说鬼话。

癞子的脑壳—没得发(法)。

戏台上的夫妻—假的。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相)。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骑自行车下坡—不踩(睬)。

电灯点火—不燃(然)。

火葬场开后门—专烧熟人。

飞机上打电话—空谈。

官茅厕丢炸弹—激起公粪(愤)。

私娃子(堕胎的私生子)回煞(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三天魂魄返家开始收脚迹)—人小鬼大。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三十岁住敬老院—福享得太早了。

一挑沙罐滚下岩—没有一个是好的。

大肚子过桥—铤(挺)而走险。

大姑娘想婆家—说不出口。

大门口挂扫把—扫脸。

丈二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土地老儿读文书—直言奉颂(送)。

口袋装茄子—叽哩咕噜。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母娘娘带花—老妖艳。

乌鸦笑黑猪—自己不觉得。

月亮坝耍刀—明砍(直说)。

半夜吃桃子—往耙的捏(欺弱的)。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叫花子唱戏—穷作乐。

白日做梦—胡思乱想。

生米做成了熟饭—改不过来。

外侄打灯笼—照舅(旧)。

吃屎的狗—改不了本性。

老婆婆碛麻—一手一手的来。

老太婆打呵欠—一望无牙(涯)。

老竹竿进城—直来直去。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虎吞天—无处下口。

鸡脚神戴眼镜—假装正神。

鸡蛋里挑骨头—专找岔子。

芭蕉树下拉胡琴—荫倒扯(暗里搞鬼)。

和尚的脑壳—没得发。

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单身汉做媒—帮自己说。

定子(拳头)舂海椒—辣手(难办)。

城隍庙的鼓槌—对。

虾子过河—牵须(谦虚)。

耗子吃灰面—张寡白嘴。

脑壳上长疮,脚板心流脓—坏透了。

鸭子开会—无鸡(稽)之谈。

猫儿哭死耗子—假慈悲。

麻布洗脸—粗剌(初次)。

聋子的耳朵—摆设(或配相)。

梁山伯的军师—吴(无)用。

窗子上挂喇叭—名声在外。

猴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

矮子过河—淹(安)了心的。

戴起碓窝唱戏—费力不讨好。

 宗族

民国时期及以前,部分民众久居当地,子孙繁衍,人多户多,形成较大家庭。族中推族长或老年尊长执族权惩恶扬善、尊老爱幼、奉公守法。族人悉尽遵奉。若有违礼犯法,轻则族长令予惩戒,重则集族人议定惩处,或送官究办,或驱逐出族。全族集众修祠堂(型制恢宏,祠奉祖先,如黄家祠堂、何家祠堂)作集会的场所;修撰族谱以记述族史。族的范围不以乡镇地域为限;也往往还分有若干宗支,各有血缘统系、而族谱的记述则广及族人分布。解放后几十年,视宗族、族谱为“封建”残余,一概批判打倒。宗族内部也进行阶级斗争,阶级不同,骨肉至亲也视为敌人;宗族谱书悉被销毁,湮灭了这些史料。改革开放后,宗教与族谱恢复了传统文化地位,族人日益亲睦,逐渐有了新编的族谱、家谱,而祠堂则早已毁废,不复存在。

 娱乐

木耳镇群众自发组成秧歌队、腰鼓队、龙狮队,每逢节庆之日在镇街敲打唱跳,以示庆祝。参加者多是中年以上的妇女,群众们都情绪高涨,形成老年健身热潮。街上居民也组织一批老太婆,每晚在政府院坝,开亮电灯,放起乐曲,教练健身舞蹈。接着连箫队也相继组织起来,自愿参加者达60多人。每晚在十字街口借路灯亮光,进行教练。木耳镇文化服务中心因势利导,加强了对民间娱乐组织的统一管理,编为两个健身娱乐活动组:第一组以舞蹈教练为主,第二组以秧歌、腰鼓、连箫为主。为增辉添彩,各组还分别统一制作了色彩鲜艳的、格式新颖的服装。第一组自筹经费请专门舞蹈老师指导,短期内学会了“扇子舞”、“筷子舞”、“板板舞”等,每当节假日,搞演出活动时,由文化服务中心统一安排出场演出。

 民俗

(一)诞生  胎婴儿出生后,女婿要向岳家“报喜”。婴儿出生第三日要为婴儿洗澡,俗称“洗三”,古称“汤饼礼”,在浴盆中放喜蛋及金银饰物。民国时,改用中草药汤洗儿和吃开嘴药(除风解毒药剂),以求不生疮;同一天,外婆和亲友带上鸡、蛋、红糖等滋补食物以及小儿衣物来送“月礼”表示祝贺,并对婴孩说些吉利话,同时外婆给外孙赏钱,叫“打发”。主人备酒款待即吃“三朝酒”,境内俗称“打三朝”。满月要办“满月酒”。婴儿出生40天即请人剃头,俗称“剃胎头”;剃下的头发搓成团用线拴起吊在高处。婴儿满100天,要“出行”,即第一次走人户,并请有“福气”的老人用筷子蘸酒、夹菜沾婴儿嘴唇称为“开荤”并说四言八句。“沾点酒天长地久,抹点油穿缎穿绸,尝点肉添福添寿,吃点饭家财万贯”,最后还要说声“长命富贵哟”。婴儿满周岁,古俗“抓周”,即在小儿面前摆放有代表性的文具、玩具和生活用具,任小孩抓取,从小孩第一次抓拿物件,推测小孩的将来,谓“细娃看极小”。民国时期,一般只办“周岁酒”,间或以抓周为逗乐。新中国以来,民间在至亲间保留送月礼、贺满月、满周岁礼节。传统的子女生育观逐渐被“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好”所代替。

(二)生辰  人自周岁起,每长一岁谓“过生日”。届时视家境,未成年时,有的只给儿子煮两个鸡蛋吃,有的也摆酒,人过四十岁就要做生(庆寿)了。生辰旧称“母难之期”,又分散生和梗生。梗生即是“满旬”,接受后辈、亲友祝贺,就要“酬客”,称“做寿”俗称“办生期酒”。办生,流行男办进,女办出的习俗。

父母生辰,出嫁女要送“寿鞋、寿酒、寿面”,如父母健在必送双份,称“双寿、双福”。逢满旬,其他亲友也要备办寿幛、寿联、糕点糖食前往祝寿。

生日头天晚上要吃寿面,取面长喻人“长寿”。旧时为高龄老辈满旬祝寿要设寿堂、堂上贴寿字,挂寿幛,上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者拜祖之后,接受晚辈跪拜即“拜寿”。富贵之家还要上“寿匾”(木质黑漆金字匾额,高悬中堂),请戏班唱戏。还要回赠亲友“寿碗”以资纪念。

旧时一些袍哥大爷,地方官吏,借“做寿”敛财,被讽为“打仗”,即逢生日发请帖公开索取财礼。

(三)婚嫁  礼俗之盛,首推婚嫁。历来以为婚姻大事,关系一生,泽及后代。故婚嫁礼仪居诸礼之首重。其程序之繁、酒宴之丰、宾客之盛、气氛之浓,虽贫富有差,却一样的花轿鼓吹、彩旗鞭炮、司礼宾赞、喜气洋洋、日夜热闹。解放后,婚嫁废除包办媒妁、繁杂旧习,推行自由婚姻。首先,夫妇到政府部门登记结婚,然后宴客行礼,自行节俭安排,旧礼节大部删省。80年代后期,逐渐风行在城市餐厅举办婚宴,酒席之盛、礼仪之华、馈送之厚,皆前所未有之新时气慨。

1、婚姻形式

聘娶婚:即“清头”(未婚)男女按礼举行婚配。

园房婚:即男方抱养贫家女或孤女,等到适龄后与儿子结婚,俗称此女“童养媳,寒抱媳妇”。另一种是男子年幼娶成年女子为妻,等男子成年行结婚礼,也成为园房。

近亲婚:一般是姑表、姨表开亲,即所谓“亲上亲,打断骨头连到筋”。

过婚亲:又叫二婚亲,通常指寡妇再婚。旧时妇女出嫁,要从一而终,无权提出离婚,但丈夫却有权“休妻”,按“七出之例”:(不顺父母、无子、淫、垢、有恶疾、口多言、盗窃)妇女若犯一条,丈夫则可将其逐出家门。“五四”运动以后,才有女方提出离婚。寡妇改嫁要受到亲属阻挠、舆论讥笑,说是“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寡妇改嫁没有嫁妆,只能在夜里房外乘小轿从男家后门而入,改嫁前要祭亡夫,“断恩情”。到夫家前要洗澡更衣谓之“脱白”(夜深人静时到土地庙前更换)然后才能拜堂成亲。如是填房(夫前妻死后续娶)还要先拜前妻亡灵;如带有子女,则称“搭代头”。

生人妻:即夫在活丈夫外出多年不归,由丈夫家人或丈夫作主转嫁。此种婚姻,有的是抵债有的是为换取财物,一般不举行仪式,但要立字约,立字嫁妻只能在野外写约,民间有在室内写了屋梁都要断的说法。

讨小:旧时认为“无后为大”,原妻无子,丈夫可以纳妾娶小。民国时虽有“一夫一妻”的规定,但仍有地方权门、士绅娶三妻四妾。

上门婿:即是“招赘”,女家无子招男上门。民间称男子为“上门公”,女家叫“招郎上门”。

冲喜:订婚后,男家父母或男子本人病危,可即时迎娶谓之“冲喜”。如果 不能起床,则由男家未婚姐、妹代替;无未婚姐、妹的则由新婚女子抱红公鸡拜堂成礼。更有在订婚后男子死了,女子不能再嫁谓“望门婚”以及“结阴亲”等恶俗,到民国时期,镇境内已少见。

在诸多的婚姻形式中,镇境内以聘娶婚为普遍,旧时多按《周礼》规定的议程进行。

2、婚礼

议婚:即从提亲到迎亲,旧时要经过6个礼程:“纳采”,请媒到女家提亲;“问名”,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年月;“纳吉”,备礼告诉女方决定缔结婚姻;“纳征”,男家送聘礼;“请期”,男家备礼通知迎娶日期;“亲迎”,男家把新娘迎回。到民国时期,民间议婚已演变成:请媒、看人、访问、合庚、换庚、插香6个过程。“请媒”,即男家或女家看中对方后请人说合,一般式男方提亲居多;“看人”,即提亲后双方家长有意,由双方父母或长辈看人,也有男女双方看人的,俗称“相亲”;“合庚”,看人后双方有意,男方就请女方开“生庚八字”交男方合庚,看“八字是否相克”;“换庚”,是八字合后,男家备水礼(简单礼品)交媒人到女家换庚。女家用红纸书写,俗称“开红庚”;“插香”,即是订婚,镇境内普遍流行由女家备办喜蛋(喻团园)糍粑(喻不散)送亲朋好友,称吃“大糍粑”。民间对大糍粑十分讲究,有的还请专人来做,大糍粑直径40厘米左右,两面刻花彩画;小糍粑也要绘制龙凤图案,书写鸾凤和鸣等吉利词句,同时礼物都要成双。

议婚礼仪繁简因家境而异。解放后,男女婚姻自由,自选对象,父母参考,议婚只取决于男女双方。但在民间提亲看人的习俗尚存,俗称“耍朋友,选对象”。

迎娶:迎娶是人生大礼,旧时被誉为“小登科”。男方征得女方同意之后,双方都要筹办,男家筹办筵席,组织迎亲队伍,布置喜堂、新房(到女家搬行架,请有福气的人铺床等);女家则要举行装箱、亮箱、交锁和扯脸,哭嫁仪式。届时,抬盒装上新娘衣物,提盒装上生禽(古时用雁取其守信之意,后改用鸭),肘子(俗称“肚痛肉”答谢丈母十月怀胎之辛苦)在媒人的引导下,去到女家大门前落轿迎娶。女家在头晚,出嫁女就要上装、拜祖、请正客。正客一般只请同辈人或父辈至亲夫妇,称“双福”送亲,同时要请贴身亲属陪嫁称为“伴娘”和一个未婚男性小弟或表亲兄弟送亲,俗称“押桥狗”,以及“辞亲”(设歌堂哭嫁)。按镇境旧时习俗,哭嫁从提亲到上轿已成套式,到民国时期,哭嫁已演变成只哭不述或只在出嫁时哭。次日,花轿到达,出嫁女要举行穿衣、搭盖头、出堂、拜祖并由父母宣布“发亲”后才辞别父母,由兄嫂、伴娘牵扶“上轿”,即谓“出阁礼”。花轿抬向男家,媒人在前,花轿居中,然后才是送亲的正客。

周堂:俗称拜堂成礼,是完成婚配的主要仪式。回车马之后,随即拜堂,这时鼓乐声震,鞭炮齐鸣,由男家事先请来的司仪出堂“喊礼”;“升舆”,把花轿抬至喜堂门口;“停舆”,即是住轿;“卷帘”,由随行伴娘卷帘;“出舆”,由男家请来牵新姑娘的人和伴娘把新娘扶出;“踏宅”,扶新娘举步进堂;“登毡”,喜堂正中靠壁的桌前铺有大红地毯,新郎头插宫花,旧时即是“博士尼帽”两边插金箔剪纸花,左右斜挂大红喜带,先从左边踏上毡毯,沿毯边走一圈谓之“脚踏四方”,按男左女右的古礼相对站在红毯上。堂上龙凤红烛高照,喊礼先生正式朗诵赞词谓之“周堂赞礼”:“吉日良辰,天地开张,鸾凤和俦,百世其昌,辉煌花烛,三柱名香,鸳鸯成对,凤凰成双……鸾凤进位,(新郎新娘才并排站立);司仪喊:先拜天地”新郎新娘转向屋外拜;“后拜祖宗”,转对祖宗牌(即家神)拜;“再拜高堂”,(指对公婆), “夫妻对拜”后即转入洞房。拜堂后由新郎新娘共牵红绸带进洞房。房内红烛高烧,二人同坐在新床上,新郎为新娘揭开“盖头”同饮交杯酒。稍歇即出堂拜客,长辈受拜要给赏钱叫给“拜钱”或“丢拜”;晚辈拜新郎新娘要给赏叫“讨倒拜钱”。拜客之后,众客即在吹打中入席称为“喝喜酒”,送亲正客吃后即随原轿打转,只伴娘与媒人留下。晚上摆酒,多为至亲,父母要领新娘逐席介绍敬酒,是为“吃闹房酒”。

闹洞房:闹洞房是结婚议程的一个高潮。民间认为“闹得越欢越好”。除祖、父辈外,姑爷、表亲、兄弟、来宾都可参加,谓之“三天不分大小”。闹房酒散后,新郎与新娘同坐床边或一条板凳上,众亲友一边吃“喜果”,一边谈些诙谐、逗乐的话“逗新姑娘笑”;镇境内闹洞房形式,大体有“说四言八句”、“打连宵”、“送瓜”以及玩笑逗趣4种。四言八句,是闹房喜歌之一,顺口押韵,即景生情:“新人坐床,儿女成行,生儿像爹,生女像娘”之类。“打连宵”唱词多数出自唱本《闹房连宵》。逗趣,即是说笑话,出难题要新娘回答,最后还要“听房”,一般以父母为主,意在探听小夫妻是否笑合。旧时在洞房活动中,往往夹杂一些鄙俚不堪言语,甚至粗鲁动作,但主人并不见怪。

回门:是婚礼中的最后一个程序,古称“归宁”省亲,在婚礼后的次日(亦有第三天)回门。是日,娘家设宴称“办回门酒”至亲多来祝贺,娘家备轿两乘去接,女轿在前,男轿在后,轿停中堂,新娘入内室休息,新郎即拜见岳父母,然后是新娘新郎并排行拜见礼拜祖宗之后即拜见女家长辈并接受晚辈拜见,入席时新郎必坐首位,谓之当“狠人”。饭后即回,岳家必备喜果、铜钱暗藏新娘轿内。回去时新郎轿子在前,新娘在后,到家时,同辈亲属把大门关上,要等新娘撒喜果、喜钱后才开,俗称要“打门钱”。最后,婚家还要办谢媒酒,俗称唱“三百杯”。

(四)寿诞  诞辰历来称“华”尚奢,但贫富有差异。富裕者五十、六十、七八十寿诞宴客(30、40岁以下绝少),常数十桌之排场。此种经历约是由开宴于家庭、院落“进步”到餐厅、酒楼;贺礼又类杂纷陈“简化”到百、千、万元人民币。稍次者只略低下一点等次。旧时赤贫者不敢有此奢望。近二三十年,贫者脱贫,也致力攀比效仿。此风于50年前一度落于低谷,80年代脱出低俗后,飙升直上,乃至小儿弥月、周岁,二十、三十也上酒楼大开酒宴。餐饮之繁荣,获此裨益不小。

(五)丧葬  悲伤之礼俗推丧葬。境内历以厚葬为孝。早年,丧殁即烧纸钱,放鞭炮,入殓,设灵堂,开祭吊,作道场,一系列仪节依序进行。藏则灵柩、送殡、墓穴、安葬、焚化陪葬、修建坟茔、镌刻碑饰,诸班制作以及延请法师、工人等等花费,即倾全家累年收入,也在所不计。自丧始至葬终,举家哀哭。富者甚至墓侧设棚,燃灯庐守。贫家丧葬,无力备办,简单得多,其悲痛或者更甚。解放后,此风渐淡。80年代推行火葬,今已全行。丧礼也随之简单,一般保留有吹打 ,也偶有动用西洋乐器。骨灰多置于境外市内公墓。

1、临终前后

旧时,老人进入晚年,就备办后事:

预请木工做棺材称为备“寿枋”;缝死后穿的衣服,称做“寿衣”或“老衣”;请阴阳(风水先生)择地建墓穴,称为“生基”。当老人病危,子女轮换守候床前叫“守夜”,外地子女必须赶回侍奉,直至“落气”叫“送终”。旧俗认为:人不可死在床上,必须在断气前抬到堂屋椅子上。断气后要放“落气火炮”、烧“倒头袱子”,同时要移尸到堂屋中间用门板停放,板下要点菜油灯称为点“过桥灯”,且要用草纸盖脸,贴盖门神和家神,把房瓦揭个洞为避秽气。子女跪在死者面前哭述称为“哭丧”,在门前挂纸制长钱称为挂“望山钱”。此为“送终礼”。

2、含殓

含殓,即是把尸体放入棺材内,又叫“入棺”。入棺前,要为死者剃头(女则梳头)、擦身、穿衣(穿单不穿双);再在棺材内铺上松叶、垫被后,才把死者放入棺材内,然后在尸体面上盖特制的铺盖(5尺长,3尺宽—即1.66米长,1米宽),盖上要露头脚,入棺时子女应在场谓之“亲视含殓”。到此,还有请道士为死者“开路”,为死者烧路引的。

3、闭殓

闭殓,即是与死者告别仪式,有在开路后就举行,有在下葬封泥时举行。即推开棺盖,让亲人最后告别死者,瞻仰死者遗容。随着道士一翻念唱之后,把棺盖合拢,用铁钉钉牢,有的还用生漆把出口封死。落葬,俗称“落井”。封土,俗称“掩白垒坟”。旧俗缝殡,由道士举行“发丧”仪式,然后才抬棺出门。落井后由道士“撒禄米”,死者子女背坟跪地,牵衣襟接米,然后起身回家,不能回头,到家后要扫屋,男子由外向内扫,女子由内向外扫,谓之“扫财”。

4、丧服

含殓后,丧家除死者长辈外,都要戴孝,俗称“包孝帕”,其中子女为“全服”要穿孝衣、孝鞋、头顶长孝布,并用生麻拴头谓之“披麻戴孝”,古礼称“斩衰服”。旁系亲属免穿孝衣。

5、家祭

葬礼后,要烧“七”,从断气的时日算起,头7天叫烧“头七”,旧时迷信说死者灵魂每7天要回家一次,一直要烧七七,以后还有“百日”、“周年”以及做“阴寿”等习俗。

此外,还有祭奠,俗称“做道场”。做的天数,视家境而定,由开路念一天,将三天,直到做“七七四十九天”。道场做得久的还要按古礼成服“点主”,行“三献礼”(三叩首礼);点主后举行“家祭”,一家人付跪于地,礼生念祭文,不外乎是歌功颂德,祝愿安息等。少数人家要请十二三岁的学童在点主时歌诗,举行一献,亚献,终献,礼节异常繁冗。

解放后,镇境内民间丧葬礼俗变化很大,清除了封建迷信陋习,取消一些不实的俗套,只保留了“送终”、“含殓”、“安埋”的习俗。到1980年,江北县火葬场建立后,通过殡葬改革宣传,镇境内普遍响应改土葬为火葬的号召,人死后,丧家用纸扎花棺掩盖尸体,用竹帮滑杆,或雇殡仪车,请唢呐队,有的改用录音机放哀乐,抬起亲友送的祭幛、花圈、亲人普戴青纱、送火葬场,举行告别仪式之后即进行火化,亲人取回骨灰盒,或放在家里或埋在非耕地里。

 礼俗

(一)敬烟茶  烟茶敬客,虽为传统,但方式、内容却历有变化。晚清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富有之家,客来则婢仆“拿烟上茶”招待。一般不很贫困之家,也呼小孩或亲属“拿烟倒茶”。烟多用烟丝;烟具则铜或竹制曲颈管下连贮水筒的特制水烟袋。在烟锅里装烟丝点燃,口衔曲颈烟管嘴一吸,贮水筒的水一动,咕噜咕噜直响,是为水烟,连妇女、老太婆也有吸着。不吸水烟,就用“金堂烟”(叶子烟之金堂产)相待。贫穷农民,不论在家在外,都是自种的叶子烟待客。至于茶,最上等的是盖碗泡茶,只是极少的家庭才有条件。一般是棕包袱里装陶质、土质茶壶,里面泡土质茶或老荫茶。贫苦农家大多无茶或饮生水。街上茶馆,卖盖碗茶。瓷盖碗,茶堂倌(茶馆里侍候茶客者)手提长嘴管铜质大茶壶,挨桌斟茶。茶壶高提,滚开水从壶嘴喷泄而出,斟入茶碗、不洒不溅,也算一绝。茶客入馆,开口就叫“来碗茶”(同时几人,就叫来几碗茶)!饮茶者一见有后来亲友,也即呼“来碗茶”以示亲近和招待。抗日战争开始后,沱茶、纸烟(香烟之旧称)敬客在中上层家中逐渐普遍。农民仍是老习惯,叶子烟待客,较富者有粽包茶壶老荫茶,贫者仅叶子烟而已。

解放后,暖水瓶、精制茶、香烟逐年普及。街上茶馆仍是盖碗茶,一直开到1958年“大跃进”。3年经济困难时期,各类物资紧缺,烟茶之类极为稀有。1962年后,经济恢复,但“文化大革命”紧跟而来,物资短缺仍未缓解。“文革”结束后,物资很快充实市场,香烟普及最快,城乡青年吸烟者逐渐增加,吸者已不再吸叶子烟。叶子烟成了老农民的专品。凡吸香烟者,相互见面,首先就是“递烟”表示亲近。不递烟不成礼数的观念已普及吸烟者。街上茶馆正式恢复,茶具多仍原样,只是没有大茶壶而用铝水壶或暖水瓶代替,饮茶成瘾者越来越多,“来碗茶”敬客或自饮的招呼也仍然如故。城乡家庭,多自有暖水瓶和茶具,来客现泡相敬;香烟更是方便,彼此互敬。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香烟品牌越多,吸烟者越众,部分学生、企业女士也都卷入“潮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无有不备烟茶敬客,会议室置香烟、烟灰缸、茶几茶具、茶叶。人多的会议要专人管茶水,烟则大都任意取吸,人特多则不管烟。民间吸叶子烟者也少之又少,农户用香烟、泡茶敬客更普遍,沱茶、花茶并重,香烟品牌视经济状况而定。至此,境内待客“烟茶”最为普遍。此种习惯至1998年时,未有多大减损。尽管政府一再有禁止公共场所吸烟之令,大街人行道,敬烟者、吸烟者仍是抛弃烟头。每逢清洁检查,区环卫部门总要雇大量临时工,各守一段街道,负责捡拾烟头等街道弃物。

(二)行礼  晚清及民国年间,境内人行礼的方式主要有拱手、作揖、叩头3种。拱手行礼,是成年人最方便的礼节,街上、路上、茶馆、酒店,不论在什么场合,不管对长幼尊卑,两手在胸前一拱,口中相互一招呼,就算礼成了。彼此作揖,先动手者是行礼,后动手者是还礼。晚辈与长辈之间,由晚辈行礼,长辈还礼;幼者与长者之间,也是幼者行礼,长者还礼。长幼尊卑,秩序井然地体现于各项礼仪之中。作揖也称拱揖,系两手拱前,伸臂弯腰,头随手下行朝地,然后伸直腰缩肘松手垂立,是谓一揖完成。小孩作揖最多,凡节日遇大人、长辈,轻则一揖,亲厚者三揖方罢。叩头亦称磕头。叩头多与作揖配合,一揖到地(手拱着几乎着地)即屈膝跪地,两手分两边踞地而以额叩地,一叩即起立,两手随起立而拱于前,立直,垂手肃立,叩首完成。如此连续三次,就是“三揖三叩”大礼了。轻一点的,作个揖叩个头也是小孩给长辈拜年、一般拜寿的大礼。也有一揖到地连三叩首的,这是“三揖三叩”的减损。

抗日战争前后,俯首弯腰的鞠躬礼和右手相握的握手礼传入。鞠躬普遍推行于学校,学生以鞠躬代替了作揖,在校内、校外,遇见师长都行鞠躬;握手礼盛行于社会中上流阶层;其他仍拱手、作揖、叩头并行。解放后,鞠躬和握手两种礼节形式保留下来。拱手、作揖、叩头渐被淘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鞠躬礼被“造了反”。之后也未再恢复。1998年时,社会上只见有握手礼保存。作揖叩头在祭悼死者、祖先的时候还有使用。也有人认为恢复拱手礼好,不相互接触,传染疾病的机会比握手少得多。

(三)抬菩萨  玩黄荆龙  久旱不雨,境内乡民就自发组织“抬菩萨”游行乡里求雨。所抬的菩萨有一定的庙宇出处。乡里传说黑煞太子系玉皇大帝太子;骗天老祖,因骗天之故落得头在四川,身在“两湖”,脚在“两广”的身首异处,故庙中仅是2尺余高木雕头像。抬菩萨有一定的“请神”程序,并非搬上轿抬起就走;游行也有一定路线,自何处经何处而回,各庙不同,也不干扰;所抬请的菩萨也有不同,并非是庙上的菩萨都抬。除抬菩萨求雨外,还玩黄荆龙求雨。就是割黄荆扎成龙形(玩龙灯那样的龙,但更小),当龙玩;玩龙者也扎黄荆圈套箍戴于头上。玩到街上或大院落,还接受观者泼水淋,敲响器欢迎。富家也招待饭食。菩萨要抬,黄荆龙要玩,落不落雨下来,在所不计。也有不落雨还连续抬。

(四)撑天和尚  久雨不晴,庄稼要坏,出门不便,妇女就用纸剪和尚倒贴2窗前、室内墙上,谓之“撑天和尚”,家家如此。相信“和尚”可以将天撑住使其不“倒岗”。乡人称落大雨叫“天倒岗”。

(五)偷年灯和汤圆  不生育之家,每托人(或好事者非受托)于正月十五日深夜,将人家檐前年灯偷走,然后锣鼓吹打送至(不育之家),招待一番。次年生育,又于正月十五夜送年灯还失主。两家就结为亲好。或有于正月十五深夜祭天地时(或于正月初一晨),藏身暗处,待祭者叩拜下去,迅即将祭案上汤圆端走,不育者服后即会生育。失主明知如此,亦不追问。至于确否生育,不作计较。反正头年偷了,次年、三年仍可继续偷下去。

(六)偷青  正月十五夜出外偷地里的青菜、蒜葱什么的,叫偷青。偷青会使人一年四季发财,而且被骂得越凶发财越大。因此,不论街上人家,乡间农户,都去偷青,彼此互偷也不在乎,反正都不会挨骂。青偷到手是现实的,发财总是希望。彼时的豌豆尖特别好,又粗壮又嫩,尤为偷青之首选。

 杂俗

民间一日三餐,以地产大米作饭为主食。民国及以前,贫者亦掺以玉米、红薯甚或杂粮。肉则中上之家养猪宰杀自食;小街聚落也售卖猪肉。鸡鸭鹅虽不贵,但贫家往往赖以换油盐度日,不敢轻食。穿戴历以青蓝二色棉布为主。男子穿长衫或对襟短衫,妇女以短衫为主。裤子是宽大裤管,桶腰无绊,以绳系使紧牢。衣裤早年俱手工

缝制。冬时,穷人光头不戴帽,男子或缠青、蓝头帕;脚是赤着下地,在家或穿竹麻鞋,或一双布鞋穿几年。妇女也不例外,只少有穿竹麻鞋的。富有者略穿丝绸皮毛,有棉、毛、瓜皮等式帽子,有皮衫、马褂、长衫、长袍、旗袍、钉鞋等穿着。民国中期以后,洋布流渐,贫者改变不大,富人之中山服、西装、衬衣、皮鞋、胶鞋、呢帽,日渐增多。解放后,贫穷日以远去,机制布广及市场,旧式服装慢慢退出生活。头戴、身穿、脚着,不但质量逐年有变,款式也迭更层出。旧的棉麻织品几乎退至末位,丝织、毛织、各类纤维、化纤、尼龙、人造毛绒,数不胜数,冬夏春秋,男女童叟服装,汇集中外古今;薄如蝉翼,厚若狐裘,五彩缤纷,光怪陆离,不可言状。头上戴的讲求款式,非为御寒;耳环、项链、戒指、手镯,触目可见。各类靴鞋,大大小小,千般式样,难以名称。穿着之更换,几如年年过年,岁岁更新。

居住之处,上溯清及民国,都以土墙瓦盖平房为主。富人之庄园也多不免,只间杂土木穿或少有的楼房。贫家或住草盖房。国民政府迁驻重庆,境内砖房楼房慢慢增多。1980年代中期以后,砖混结构楼房随改革开放遍地开花,疏密有致。密者街道高楼大厦,疏者部分农村一幢三层两层。电灯、电话、收音机,开始用了50年,由逐村普及到无家不有。收音机、收录机竟至要做废品卖掉。电视机由黑白到彩色,家家非备1—2台不可。缝纫机虽曾红火一、二十年,今已不大作用。穿的衣服多是购买,不等破旧又要换新。炊饮具已用铝、钢精、不锈钢等制品,电热制具、细瓷搪瓷之类器皿,取代了古旧铁木陶器。电冰箱、暖水瓶、饮水机、洗衣机、电风扇、空调机、沙发、各色各样卧具,充斥了起居之处。旧时代的器物成了新古董。凋落了几十年的传统花木盆景却又风行起来,大小各式花草,置摆在家家阳台、护栏、幢幢露天楼顶。

创建小康村,那是开放开发后,政府推行。农村以村为单位创建小康,制订有标准。又不几年,小康村创建已差不多了,创建文明户、五好家庭、五好楼院等成为街风。

第二节  社会新风

 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劳动人民的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父母及亲朋常用“不孝敬老的要遭雷打”的话来教育子女,每年吃新米饭时要让长辈先吃,桌子的上方要留给长辈坐,婚丧嫁娶均要向长辈行跪拜礼。凡不敬奉长辈,将遭到亲朋及邻居的谴责,重者由本姓祠堂长辈处罚。敬老者收到人们的颂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尊老爱幼,把尊老爱幼、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儿童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和政府对孤寡老人分别采取救济,实行“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使其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对孤儿则先后采取开办孤儿学校、儿童福利院或由敬老院收养、群众代养等办法,使孤儿生活、学习得到保障。1985年江北县成立老龄工作机构,木耳镇相应成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把尊老爱幼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尊老爱幼逐渐形成社会新风。

1987年起,木耳镇政府老年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乡老年人开展9月重阳节敬老日活动,或到两路碧津公园游玩,或到工会俱乐部参加娱乐活动,使老人尽情欢乐。镇领导及老龄工作领导下组成员每逢元旦、春节期间,均要慰问离退休老干部、住院老人、“五保”老人,敬老院并为他们送去礼品,如汤圆粉、白糖、水果、被盖和数额不等的人民币。此外,各学校、企事业单位也分别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做好事,同时送去礼品礼金。直到2006年木耳地区尊老活动年年如此。

木耳镇党委、政府重视儿童工作,每年“六一”儿童节,党政领导到幼儿园、小学慰问儿童,参加儿童节活动,为儿童送去礼品致以节日祝贺,直到2006年,年年如此。

 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将师长与“天、地、君、亲”同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规定把孔子8月27日的生日定为教师节。1947年7月,国民党四川省党部颁布“教师节纪念办法”,“藉以提高教师服务精神”。时因局势动乱,但教师地位仍低下,加之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教师连最低生活难以维持。又因实行聘任制(聘期半年),故每到寒暑假,教师就要为下期“饭碗”被迫请客送礼拉关系,称这一时期为“六腊战争”。穷苦教师哀怨“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教师旧聘任制度,教师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到社会尊重。有的教师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有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还被推选为人民代表。特别是1978年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1985年,国家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每年镇(乡)领导到学校慰问教师,为教师送去礼品礼金。学生自发组织为教师做好事,为老师送上有纪念意义的礼品。学校组织召开教师节座谈会、表彰大会,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教师政治地位提高。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为木耳人处世之本。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民之间建立新型的、同志式关系,提倡团结友爱,与邻里和睦共处,社会风气好。60年代初,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日常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老幼孕妇乘车船有人让座,步行有人搀扶,不识路者有人相送,负物者有人相帮。“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社会风气日益败坏,道德观念被歪曲,好的传统观念被丢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加强机关职工、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在活动中,从治理“脏、乱、差”入手,组织打扫环境卫生,植树种花,美化环境,学雷锋为群众做好事。80年代在镇内群众中推广“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并建立乡规民约。开展“争创文明 户”、“五好家庭”、“诚信文明模范家庭”等。

第三节   陋习  恶俗

 吸毒 

 清末至民国时期,木耳地区有吸用鸦片、吗啡者,无论大富人家或无钱者(干滚龙),或男或女,皆有吸毒者。民国时期,木耳尚有极少数人种罂粟。嗜毒成瘾者,面容青灰,形体消瘦,皮包骨头,使人一望便知,时称“烟灰”、“烟鬼”。富家人讲南产“南土飘烟”,烟具考究,并雇人代打烟泡侍候。烟瘾总是越吸越大,吸毒者耗费与日俱增,终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狼狈不堪。民国末年,木耳地区吸毒者数十人。

民国时期,江北县政府先后成立禁烟局(科)、戒烟所、烟毒调研所专门禁毒,但时禁时放,实行“寓禁于征”,以鸦片税捐筹军饷、财政收入,以致城中烟管多于茶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北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成立戒烟戒毒委员会,并设立戒烟学习所(班)。1952年后,木耳地区吸毒者全部戒绝,直至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毒品又暗地流入木耳境内,品种也逐渐增多,吸毒队伍日趋扩大,容易上瘾又难以戒除。80年代末,木耳镇境内吸毒者寥寥几人。90年代逐渐增多,至2000年境内有吸毒人员10人左右。当地派出所对吸毒人员实行强制戒毒,对吸毒人员加强管理,吸毒人员有所减少。吸毒人员年龄多数在28~40岁之间,他们在别人的介绍或多次诱惑后,报着尝试一下的心理上瘾,后越陷越深,以至不能自拔,并以“吃白粉”为时尚。吃光自己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八方借债骗钱。吸毒者深受其家属痛恨,万般无奈其家属到派出所举报,有的亲自将吸毒人员扭送派出所强制戒毒,最多的强制戒毒3次。

 迷信  

旧时人们不懂科学知识,认为天上是诸仙诸佛的神仙世界,神佛主宰一切,仙家法力无边。认为庙宇宫观中泥塑木雕石刻的菩萨有神灵附体,随时可以显灵。认为只要不惜财物,反复馨香祝祷可望求得神仙赐福免灾,菩萨保佑平安。有病求神不求医,有亏心事思补过之方,只向神仙忏悔。信神者必信鬼,认为人死就变成鬼。冤死凶死变成恶鬼,禽兽虫鱼花木,年深日久变成妖精。认为鬼怪妖精在夜间活动。认为自缢投水而死的鬼要找“替身”,久走夜路要闯鬼,得急病便认为碰见鬼,是鬼怪作祟,于是请端工“跳鬼”来驱邪赶鬼。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受惊闯鬼会失魂落魄,轻则清福萎靡、坐立不安,重则无病倒床,于是找观花婆(巫婆)“观花”、“烧胎”、“喊魂”、“丢水碗”等,以此认凶吉,祛病痛。认为小儿魂魄易失落,乡间常见为小儿喊魂,喊魂者手捧点燃的香,绕屋前屋后,呼叫小儿乳名,边走边喊“三魂七魄回来哟!”人死送葬也有“引魂幡”开路。旧时崇尚迷信的人,不仅信鬼神,也信风水、命相和巫术等。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祸福吉凶均由神鬼主宰,认为祖坟埋在风水宝地可扭转命运。命中只有布衣青衫者,只要祖坟贯气,就可得到朱衣紫袍。供福禄寿三星偶像,拜“无量寿佛”给小儿戴“百家锁”、“穿千家衣”。拜多子多寿人作干爹(保保)。老人去世后请阴阳先生找风水宝地,出高价买阴宅。木耳境内有算“八字”、“看相”、“合八字”的。人们议婚、成婚要花钱去请八字先生合男女“八字”、结婚“测日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命令禁止制造封建迷信物品,禁止封建迷信活动,提倡科学,国家《宪法》规定:“不允许借宗教搞迷信活动”,木耳地区参与迷信活动的人越来越少。迷信活动经数十年破除,但未彻底清除,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立,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木耳赶场天算“八字”、“抽花数”、“测字”、“看相”等均存在。久病不愈,则请观花婆“观花”,多在夜间进行,也有白天进行的。观花时,布帕遮头盖面,点燃香时,周围的人屏息静观,观花婆慢慢瞑入冥界,不需多久,阴曹地府、斗率天庭,阎罗判官、刀山血河、玉帝诸仙、菩萨罗汉、十八祖宗、孤魂野鬼,无所不有,一一道来,活灵活现。前因后果,说上半宿,待到大致差不多便慢慢停歇。良久缓缓暮然醒来,似乎一无所知。事后主人按观花婆“冥说”所办。所要办之一是要找“神医”吃“神药”。

2006年,木耳地区成为开发区后,迷信活动仍未彻底清除,居民中仍有少数人相信迷信。

 赌博  

赌博陋俗在木耳地区由来已久。民国时期,木耳街场有赌摊,庭院有赌场,还有袍哥开设的社会茶馆更是公开的聚赌骰子、扑克、骨牌。赌博方式:有推牌九,以骨牌作赌具,一人坐庄,与数人推赌。“押宝”分为盒子和摇宝。盒子宝由坐庄人按左(青龙)、右(白虎)、出门(对方)、归方(坐方)装宝后抬出,让赌徒们押注,揭宝认输赢。较为普遍的赌具是麻将,长牌(川牌)。麻将又分“老麻将”、“新麻将”。前牌有逗十四、乱戳等。普遍玩投,掷骰子,即一只碗,六颗骰子。还流行打小牌,街头巷尾有“摆残棋”、“抽彩头”等赌博方式。民国二十三年的“新生活运动”,一度禁赌博,但赌博风并未停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严厉禁止赌博,关闭赌具制造行业,收缴一切赌具,处罚屡教不改的赌棍赌者。赌博恶习迅速得到遏制。80年代后再度出现麻将赌博,其他赌博暗中抬头。1985年,政府加强禁赌工作,将禁赌纳入治安管理,常抓不懈。但赌博陋习仍未根除。

木耳地区的赌博少数在农户家中,街道游手好闲的中、青年,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一般起点在5~10元之间。输赢也不大,几十或上百元左右。总之,不以钱赌博不会有人参加。由于经济大发展,人们手中有钱,又加之没事干,本地的、外地的都聚在一起赌博。赌博聚点是,在路边搭棚或主人用自家住宅办起小茶馆,房主收取赌资百分之几。这样的赌博聚点有几个。在赌博聚点里,警方缴获赌资最多一夜达10万元,参与赌博者20左右。在警方强制戒赌和大力宣传后,境内赌博有所收敛,但尚未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