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借通还

渝北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 

 

按照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及重庆市关于推进文图两馆总分馆建设的相关工作要求。有效结合渝北区情,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图书馆总分馆制,力争让公共图书馆普惠大众,让百万渝北人人享有便利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制定《渝北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全面贯彻文化部《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渝北区委、区政府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着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统筹区域公共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以区图书馆为总馆,22 个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支馆”的渝北区图书馆总分馆三级服务体系,切实达到服务上的低成本、高效益,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真正实现公共文化设施与老百姓之间“零距离”。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总分馆制建设规划、组织和推进方面的统筹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深度参与总分馆体系建设,为总分馆制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本着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科学态度,综合考虑本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基础等因素,不搞“翻牌”,不图虚名,确保总分馆制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有成效。

 

3、资源共享,创新发展。注重探索建立总分馆体系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重点是通过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在供需有效对接、扩大有效覆盖、提高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建设目标

 

2017 年全面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以渝北区图书馆为总馆,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支馆”的公共文化总分馆服务体系。逐步达到基础设施标准化、文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系统网络化,全面形成城市15 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 30 分钟文化服务圈。

 

三、主要措施

 

(一)规范管理。

 

1、统一网点布局。将分散的、隶属关系不一的总分馆和社区(村)服务站点组合成正式的、相对固定的、联系紧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组织,构建一个以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以图书总馆为龙头、图书分馆为骨干、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社区(村)服务站为网点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实现无缝衔接,强力推动全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2、统一设备资源。按照统一设备资源配置标准,总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完善内部设施设备,逐步建设镇街分馆。各分馆具备图书外借、报刊阅览、网上阅读、开展文化活动等基本功能。

 

3、统一人员管理。在维持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图书馆总、分馆实行人员整合,分馆业务副馆长由总馆统一派驻,接受总馆和街镇双重管理,分馆业务副馆长由总馆选派正式在编人员担任,馆员和社区(村)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由各街镇按照总分馆制统一要求进行配备。

 

4、统一文化服务。按照统一文化服务标准,区图书馆大力开展免费服务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统一图书采购、编目、配送和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实行图书借阅通借通还。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实现区域数字化资源共享。统一开展送图书、送电子阅览、送讲座、送科技培训等活动。


5、统一形象标识。根据区级总馆、街镇分馆、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的不同层级,统一制作相关标识标牌,做到层级有区别,同级有统一。统一规范的标识系统是总分馆制的整体形象,各分馆须统一使用“渝北区图书馆XX 分馆”名称,馆内各项标识系统要规范统一。

 

6、统一岗位培训。制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规程,按期组织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参加市、区培训,每人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总馆不少于15 天、各分馆不少于5 天。组织总馆业务干部深入分馆或社区(村)图书室开展指导,每人每年下基层指导时间不少于5 天。

 

(二)分级运行。

 

总馆负责全区图书文献的采购、编目、分类、标引、加工,并配送到各分馆,在做好总馆图书借阅和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负责对分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各分馆的业务活动和读者服务工作。分馆负责配送图书的登记、上架、借阅,做好分馆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读者借阅、文献服务,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三)定期配送。由总馆牵头,定期组织图书配送。总馆及分馆基本藏书参与流动借阅。每年总馆配送到每个分馆的图书不少于500 册,其中,新书不少于50%。

 

(四)特色发展。

 

1.精心打造特色书库。结合渝北 22 个镇街落实“一镇一品、一街一特色”建设,各分馆根据本地特色建设,建立特色书库,有效做到群众需求与政府资源的对接,实现服务的精准供给。如以绿色发展生态为先的大湾镇,其分馆可重点配置水果栽培技术、水产养殖等书籍,实现差异化图书服务,其他乡镇根据自身特色建立特色书库。

 

2. 跨界整合图书资源。突破文化系统限制,与外界拥有丰富阅读资源的相关机构合作,鼓励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实现区域内共建共享。积极倡导高等院校(如西南政法大学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面向公众提供图书资源,推进两者的图书资源整合共享,丰富公众阅读资源。


3. 建立合理的图书流转机制。

 

根据渝北城乡二元的特点,农村基层阅读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建立农村图书流动文化加油站,推动城市图书馆优质阅读资源广大农村和基层延伸,大力丰富基层阅读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建立“流动文化加油站”制度在偏远地区或不便于使用图书馆的人群所在区域,设立馆外流通点,由总馆及各分馆提供图书,并定时更换新书,为大众提供阅读服务。



4.通过智力帮扶推进精准扶贫。


针对渝北部分边远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人口农业生产技能、外出务工技能较低等现实状况,结合总分馆制打造智力帮扶项目,从根本上实现用文化思想主导生产生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农民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文化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让农民富口袋先富脑袋,特别是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相关的实用技术图书,如:科学种田技术、畜牧水产养殖技术、林果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还可邀请相应专家现场适时的讲解、详细的指导,通过这样的举措,真正的为当地百姓带来经济实效。


5.充分运用互联网+“你读书,我买单”


图书馆长期以来的固有模式,导致馆内大量图书流通困难,甚至闲置成为“死书”,乡镇文化站及农家书屋更是如此,而与之相反,读者却总是抱怨借不到心仪的书。如何破解阅读与读者买书、借书两难问题,一是建立电子书屋数字阅读,最大化利用好公共数字资源平台。该平台的服务包括在线借书,各类图书、期刊、政府信息参考、成人和少儿教育学习资料、农村技术及养生保健等多方面数字资源,为普通大众提供舒适、快捷的文化阅读环境。另一方面与实体书店紧密联合,结合电子书屋建立互联网+“你读书,我买单”阅读模式,集图书馆、读者、图书供应商、物流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读者在平台下单借阅新书,免费收取图书,由总分管统一买单,看完图书归还至总分管的管理模式。不仅扩大了图书馆服务城市、服务农村的范围,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读者借不到喜欢的书的难题,大大方便了读者。


6.统筹利用家庭、城乡、社会等力量。


一方面可在喜爱读书、愿意提供场地并能进行日常开放管理的农村居民家中

设立“家庭图书馆” , 带动周边居民并提供公共阅读服务, 与城市“家庭图书馆”联盟, 开展城乡一体化飘书活动、 亲子阅读交流活动等, 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渝北空港的特色, 积极整合利用江北国际机场、 奥特莱斯、 宜家等大型商业设施建立分馆, 面向公众免费提供阅读服务, 有效节约财政成本, 提升社会效益。




7.建立业余阅读辅导员队伍。



由于总分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分馆服务人才队伍不必完全都由专业人员来

承担。可招募一批有奉献精神、热心公益、爱好阅读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和专业性辅导培训, 协助工作人员完成一些日常性的阅读服务工作,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既能够及时的反映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 又能使分馆的服务工作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及带动性。




8.争取市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和辅导。

探索通过以 “一卡通” 的方式, 实现市图书馆与我区总分馆之间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积极争取市图书馆在空港新区设立分馆(馆址位于渝北辖区), 由市图书馆集中购置一定数量适合基层民众阅读的图书, 配送各分馆, 图书资源在各个分馆之间每半年流动交换一次。




9.主动介入、 大力宣传全民阅读。


针对我区农村地区, 有大量的留守妇女、 儿童、老人, 因各种因素造成阅读兴趣不大,阅读能力不足的现状,积极依托总分馆制,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全区域联动性的阅读活动, 大力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自动帮助阅读困难人群,引导、训练、帮助他们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有条件的分馆可开展“大阅读”村社阅读活动,如“2+6” (两个小孩+六个大人)亲子阅读活动、“农村科技知识大讲堂”、  “健康知识汇”  ”经典诵读馆”  、  “书香渝北、亲子阅读”等。同时借助电台、   电视台、网站等现代传媒宣传推广,大力营造多读书、 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氛围。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7年3月)。学习国家、市级政策文件,召开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和财政局、 文化委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 制定 “总分馆制”建设方案,对方案进行评审、研究,形成正式文件印发。

(二)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6月)。 与建设单位签订“总分馆制”建设协议,明确分工职责;规范完善“总分馆制”建设服务标准、职能职责、行为规范等各项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完成软硬件设备的安装调;对图书进行编目、加工,配送到各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进行流通;总分馆建立信息网络连接, 共建共享资源, 正常运转。

(三)运行阶段(2017年7月起正式运行)。推进“总分馆制”在我区运行,解决问题、攻克难关, 在总、分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让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四)总结阶段(2017年12月)。收集整理资料,提炼经验,总结成果。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是成立渝北区“总分馆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区财政局、 区文委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 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建设工作、 资金统筹、 重大问题的研究解决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由区文委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 区图书馆负责人

办公室副主任,各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农家书屋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具体负责总分馆制建设的落实和工作的正常开展、 日常事务的处理等。 

二是组建以区文委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 文图两馆、 各镇(街道) 、

村(社区)文化骨干为成员的工作机构, 负责总分馆制建设的落实和工作的正常开展、日常事务的处理等。 

 

(二) 建立经费独立核算使用制度。

总馆按照上级投入一点, 区财政预算一点办法筹集总馆运行和管理经费; 分馆经费按财政补贴和街镇自筹相结合;总分馆各自独立管理和使用经费,确保“总分馆制” 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行所必需开支。 

 

(三)建立双向委托分级管理制度。

通过签订委托协议, 实现总分馆上下联动运营。 分馆委托总馆对其业务建设进行策划指导, 对分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辅导; 总馆委托分馆所辖区域公共文化设施设备、 室内外免费开放场地进行统一的统筹管理; 分馆接受总馆和街镇的双重管理。

 

(四)建立督导制度。 

实行年初安排、季度督查、半年小结、年终考评的工作机制。成立督导工作

组,定期深入街镇,对“总分馆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实施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召开现场会、推进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确保实施工作有力推进。

 

(五)建立考评制度。 


建立“总分管制”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建立分馆副馆长和街镇主要负责人开展此项工作书面述职制度, 奖优罚劣, 促进实施工作和公共文化服务规范高效。 制订出台 《渝北区图书馆分馆管理制度》、  《渝北区图书馆分馆人员考核制度办法》 等规章制度, 健全管理考核奖励制度体系, 将业务考核与年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挂钩。